什麼是美元成本平均法?
投資並非易事。即使是經驗豐富的投資者,即使試圖把握市場時機,在最合適的時機買入,也可能最終失敗。
平均成本法是一種通過自動購買來更輕鬆地應對不確定市場的策略。它還能支持投資者定期投資。
平均成本法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定期向目標證券投資相同金額,無論價格如何。通過使用平均成本法,投資者可以降低每股平均成本,並減少波動性對其投資組合的影響。
實際上,這種策略消除了試圖把握市場時機以最佳價格購買所需的努力。
美元成本平均法也稱爲恆定美元計劃。
重點摘要
- 美元成本平均法是一種定期系統地投資等量資金的做法,而不管證券的價格如何。
- 美元成本平均法可以減少價格波動的總體影響並降低每股平均成本。
- 通過在市場上漲和下跌時定期買入,投資者在價格較低時買入更多股票,在價格較高時買入更少股票。
- 美元成本平均法旨在防止在可能更高的價格下進行不合時宜的一次性投資。
- 初級投資者和長期投資者都可以從美元成本平均法中獲益。
平均成本法的工作原理
成本平均法是一種簡單的工具,投資者可以利用它來長期積累儲蓄和財富。它也能幫助投資者忽略大盤短期波動的影響。
長期美元成本平均法的一個主要例子是401(k)計劃中的應用,該計劃中員工會定期投資,而不管投資價格如何。
通過 401(k) 計劃,員工可以選擇自己希望繳納的金額以及計劃提供的投資項目。之後,每個工資期都會自動進行投資。根據市場情況,員工賬戶中新增的證券數量可能會增多或減少。
美元成本平均法也可以在401(k)計劃之外使用。例如,投資者可以用它來定期購買共同基金或指數基金,無論是在其他稅收優惠賬戶(例如傳統IRA賬戶)還是應稅經紀賬戶中。
對於想要交易ETF的新手投資者來說,成本平均法是最佳策略之一。此外,許多股息再投資計劃允許投資者通過定期買入來實施成本平均法。
平均成本法的好處
- 美元成本平均法可以降低您在投資上花費的平均金額。
- 它強化了定期投資的做法,以便隨着時間的推移積累財富。
- 它是自動的,可以讓您不再擔心何時投資。
- 它消除了市場時機的陷阱,例如僅在價格已經上漲時才購買。
- 它可以確保您已經進入市場並準備在事件導致價格上漲時購買。
- 它可以使您的投資不帶有感情色彩,並防止對投資組合的回報造成潛在損害。
誰應該使用美元成本平均法?
任何想要利用美元成本平均法投資策略優勢的投資者都可以使用,該策略包括潛在的較低平均成本、定期自動投資,以及在市場波動時減輕他們在壓力下做出購買決策的壓力的方法。
美元成本平均法對於尚未具備經驗或專業知識來判斷最佳買入時機的初級投資者來說尤其有用。
對於致力於定期投資但沒有時間或意願觀察市場和安排訂單時機的長期投資者來說,這也是一種可靠的策略。
然而,成本平均法並非適合所有人。它並不一定適合那些價格穩定地朝某個方向波動的投資時期。在決定使用成本平均法時,務必綜合考慮您的投資前景以及整體市場情況。
請記住,與一次性投資一大筆錢相比,美元成本平均法所要求的重複投資可能會導致更高的交易成本。
特別注意事項
值得注意的是,美元成本平均法是一種在價格波動的特定時間段內買入投資產品的方法,效果非常好。如果價格持續上漲,使用美元成本平均法的人最終會減少買入的股票數量。如果價格持續下跌,他們可能會在應該觀望的時候繼續買入。
因此,該策略無法保護投資者免受市場價格下跌的風險。與許多長期投資者的觀點一樣,該策略假設價格雖然有時會下跌,但最終會上漲。
用這種策略買入個股而不研究公司詳情也可能帶來不利影響。這是因爲投資者可能會繼續買入更多股票,而他們原本應該停止買入或平倉。
對於信息較少的投資者來說,購買指數基金而非個股的風險要小得多。
採用平均成本策略的投資者通常會隨着時間的推移降低其投資成本基數。較低的成本基數將導致價格下跌時的投資損失減少,而價格上漲時的投資收益增加。
美元成本平均法示例
喬在ABC公司工作,並擁有401(k)退休計劃。他每兩週領取1000美元的薪水。喬決定每個工資期將10%(即100美元)的薪水劃撥到僱主的退休計劃中。
他選擇將50%的資產配置投資於一只大型股共同基金,另50%投資於一只標準普爾500指數基金。每兩週,喬都會拿出稅前收入的10%(即100美元)購買這兩隻基金,每隻價值50美元,無論基金價格如何。
下表顯示了喬在10個發薪期內投入的100美元資金中,有一半用於購買標準普爾500指數基金。在10個發薪日中,喬總共投資了500美元,即每週投資50美元。在此期間,該基金的價格時漲時跌。
美元成本平均法的結果:
喬在 10 個支付期內總共花費了 500 美元併購買了 47.71 股。
他支付的平均價格爲 10.48 美元(500 美元/47.71 美元)。
隨着市場波動導致指數基金價值上升或下降,喬購買了不同數量的股票。
如果喬一次性花掉錢,結果如下:
假設喬沒有采用平均成本法,而是在第 4 個支付期一次性花掉了 500 美元。他支付了每股 11 美元。
這將導致購買 45.45 股(500 美元/11 美元)。
喬根本不知道最佳買入時機。不過,通過運用成本平均法,儘管股價一度上漲至11美元以上,他還是抓住了幾次股價下跌的機會。最終,他以更低的平均價格(10.48美元)買入了更多股票(47.71股)。

平均成本法是個好主意嗎?
可以。採用美元成本平均法,您可以定期投入相同的金額,這樣可以降低您的平均買入價格。當價格下跌和上漲時,您已經進入市場。例如,當股價下跌時,您就有了機會參與其中,而不必費力去把握時機。通過定期投入固定金額,您最終會在價格較低時買入比價格較高時更多的股票。
爲什麼有些投資者使用美元成本平均法?
美元成本平均法的主要優勢在於,它能夠減少投資者心理和市場時機對投資組合的負面影響。採用美元成本平均法,投資者可以避免因貪婪或恐懼而做出適得其反的決策的風險,例如在價格上漲時買入更多,或在價格下跌時恐慌性拋售。相反,美元成本平均法迫使投資者專注於每期投入一定數額的資金,而忽略目標證券的價格。
您應該多久使用一次美元成本平均法進行投資?
至於實際使用該策略,使用頻率可能取決於您的投資期限、市場前景和投資經驗。如果您認爲市場波動但最終會上漲,那麼您可以嘗試一下。如果熊市持續,那麼使用這個策略可能不太明智。如果您打算將其用於長期投資,並且不確定哪個買入間隔更合理,可以考慮將部分收入用於定期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