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價能力變化造就行業機會
產業鏈中各環節議價能力的變化最終將造成總利潤在各環節分配比例的變化,議價能力提高的行業將有行業型投資機會。議價能力變化造就的行業型投資機會不是表現爲產業鏈整體利潤的增加,而是表現爲利潤在產業鏈不同環節中的轉移。
參考資料:
(1)供應商的議價能力。供方主要通過其提高價格與降低單位價值質量的能力,來影響行業中現有企業的盈利能力與產品競爭力。供方力量的強弱主要取決於他們所提供給買主的是什麼投入要素,當供方所提供的投入要素其價值構成了買主產品總成本的較大比例、對買主產品生產過程非常重要、或者嚴重影響買主產品的質量時,供方對於買主的潛在討價還價力量就大大增強。一般來說,滿足如下條件的供方集團會具有比較強大的討價還價力量:
1. 供方行業爲一些具有比較穩固市場地位而不受市場激烈競爭困擾的企業所控制,其產品的買主很多,以至於每一單個買主都不可能成爲供方的重要客戶。
2. 供方各企業的產品各具有一定特色,以至於買主難以轉換或轉換成本太高,或者很難找到可與供方企業產品相競爭的替代品。
3. 供方能夠方便地實行前向聯合或一體化,而買主難以進行後向聯合或一體化。
(2)購買者的議價能力。購買者主要通過其壓價與要求提供較高的產品或服務90 質量的能力,來影響行業中現有企業的盈利能力。一般來說,滿足如下條件的購買者可能具有較強的討價還價力量:
1. 購買者的總數較少,而每個購買者的購買量較大,佔了賣方銷售量的很大比例
2. 賣方行業由大量相對來說規模較小的企業所組成。
3. 購買者所購買的基本上是一種標準化產品,同時向多個賣主購買產品在經濟上也完全可行。
4. 購買者有能力實現後向一體化,而賣主不可能前向一體化。
煤炭業(產業鏈中某個環節行業集中度變化導致議價能力變化也能帶來價值鏈利潤分配的變化)
近年來,煤炭行業從集中度過低走向集中度有所提高,加之石油漲價帶動國際煤價上漲從而進口動力減弱的影響,致使煤炭行業對F遊議價能力提高,在發電和鋼鐵的產業鏈中,利潤向上遊煤炭開採轉移,使煤炭行業股價出現強勢特徵。
2008年在鋼鐵和火電盈利能力大幅滑坡的情況下,煤炭行業整體盈利能力大幅提高。2009 年煤炭行業在銷售收入僅增長4. 191%的情況下,依然保持了淨資產收益率爲17. 69%的高盈利能力。(注:煤價在2008年上半年大漲,下半年大跌,跌回年初水平。)
中國煤炭行業的集中度仍然非常低,那爲什麼煤炭行業的議價能力會如此之高呢?
煤炭行業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議價能力(階段性煤炭供應方高度集中,議價能力大幅提高):與歐美髮達國家相比,中國煤炭行業的集中度不僅不高,而且是很低的。2003年以來,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鄉鎮煤礦產量增速放緩,煤炭供應重心向國有重點煤礦轉移。而且,隨着經濟的高速發展,很多原產煤大省煤炭增速小於下游增速,可供全國性跨省供應的數量日益減少。在市場供應主體向政府易於調控的國有煤礦集中和各產煤大省煤炭盈佘8益不足的情況下,一旦出現全國性煤炭供應緊張,網各個省份發揮行政影響力,均實行優先保證省內用煤,限制煤炭出省的政策,由此導致省際煤炭貿易的真正供應方非常集中於西部個別省份的國有重點煤礦,在經濟高峯和煤炭供應緊張階段出現了階段性的煤炭供應方高度集中的形勢,從而導致煤炭價格加速上漲。
家電連鎖業(規模擴張+產業鏈本環節集中度提高至寡頭壟斷的程度)
家電連鎖業的行業型投資機會來自於家電零售終端的寡頭化速度要遠大於家電製造業的寡頭化速度。2004~2006年是家電連鎖商業公司集中度提高最快的兩年,家電產業鏈之利潤由家電製造商向連鎖商業賽頭轉移。從2004年8月到2006年12月,蘇寧電器上漲了10. 39倍,滬深300指數上漲了87. 48% ,而同期家用電器行業指數僅上漲了14.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