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林奇的利基投資

  |  

彼得·林奇的利基投資

彼得·林奇是20世紀後期最傑出的基金管理人。在1977年5月到1990年5月期間,他是高達麥哲倫投資組合基金(Fidelity'sMagellanFund)的管理人。在這13年中,1000美元的原始投資升值到了28000美元,年收益率高達29.2%,遠遠超過其他同行。同時,該基金業績也非常穩定,期間僅有2年低於標準普爾500指數收益率。基金資產規模由1800萬關元升至140多億美元,該基金不僅是全世界業績最好的,同時也是規模最大的。1990年,46歲的林奇爲了更好地照顧家庭而選擇了退位,但此時,該基金的股東人數巳經達到了100萬。


林奇希望找到一種整合各種投資特徵的方法。這些特徵中,有一些與本書考察過的其他投資者需要的類似,如競爭能力強大的公司的主營業務和財力。其他的則明顯不同如他經常尋找處境槽糕的行業,然後購買這一行業中最好的公司股票。他堅持認爲個人投資者可以戰勝職業基金管理人。如果個人投資者善於利用有限的判斷研究常識保持對所熟悉的公司的關注,那麼,他或她就擁有勝過許多職業經理人的優勢。對於林奇而言,“投資並不複雜如果所關注的股票讓你複雜難懂的話,請選擇別的股票”。

(個人投資者可以挖掘許多超越專業投資者的有利因素)

早期經歷

林奇生於1944年,他的父親早期是一名勤奮的數學教授,後來成爲資深審計師。與1950年代大多數美國家庭一樣,他在一個對股票表示懷疑的家庭中長大。人們總是說:“永不涉足股票市場,因爲它充滿風險,會損失你的所有財產”,1930年代的苦難歲月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但結果卻是1950年代成爲了投資的黃金時期:“這使我明白一個道理,不僅預測市場變化很難,而且小投資者在失常時期的確具有悲觀和樂觀的傾向”。

當林奇10歲的時候,他的父親死於腦腫瘤。爲了改善家庭經濟狀況,他成爲了高爾夫球場的球意(兼職)。他傾聽高爾夫玩家的談話,尤其是有關投資的交談內容。他發現他們中的許多人都獲得了令人激動的投資收益,年輕的林奇開始摒棄對股票市場的恐懼。

在波士頓學院求學期間,他放棄自然科學數學和會計學,主攻歷史學、心理學和政治學,同時學習玄學、邏輯學、宗教學和希臘哲學。正如他後來所指出的那樣,選股學問的藝術性多於科學性,關鍵是要有合乎常理的方法,而非數學精確度。

巳經被訓練成習慣於嚴格量化一切的人具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小學四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在股票市場投資所要的全部數學知識(如克萊斯勒公司獲得了10億美元現金、5億美元長期務等等)。邏輯學是一門對我選股幫助最大的課程,因爲這門諜程告我如何識別華爾街的錯誤。亨實上,華爾街人的思雄方法與古希臘人一樣。古希臘人通常每天坐在一起辨論馬有多少顆牙齒,他們認爲他們坐在那裏就可以弄明白,而不必去對馬進行檢查。許多投資者坐在一起辨論股票價格是否會上漲,似乎關於金融的買媳將會給他們以答案,而不必去對上市公司進行考察。

林奇投資的第一隻股票是1963年以7美元/股購買的飛虎航空(FlyingTigersAirlines)股票,正是這隻使他的本金翻了多倍的股票極大地激發了他的興趣。他大學畢業的時候正值股市暴漲時期,在2年的時間內,飛虎航空股票價格漲到32.75美元/股。“股票價格多倍翻番是可能的,我確信在這個市場中還有許多這樣的股票。

富達(Fidelity)與沃頓(Wharton)

當林奇還是一個球童的時候,他遇見了富達公司的董事長D·喬治·薩利文(D.GeorgeSullivan)。而當他在即將從波士頓學院畢業的時候(去沃頓公司之前),他向薩利文申請在富達公司做暑期短工,通過激烈的競爭,他得到了這項工作。他的職責是研究公司和撰寫分析報告他學會了如何深度研究公司經營狀況。這一段投資實戰經歷使他對在沃頓的MRA課程所教投的內容表示懷疑。“對我而言,在沃頓學會的許多知識被期望幫助在投資領域獲得成功,但它只幫助了我失敗……定量分析告訴我看到發生在富達的事情並未真正發生,我還發現與有效市場假說結合在一起很困難。很顯然,信奉定最分析和隨機行走假說的沃頓教授們與我在富達的同事們做的完全不一樣,因此,在理論與實踐之間我決定與實踐者共命運…我對理論家和預言家的懷疑持續到今天。”

在沃頓的學習並非完全是浪費時間,有些課程一直讓他受益,當然,最好的是他在學校遇見了他後來的妻子。在部隊的時候(1967~1969年),他曾嘗試在股票市場進行輕率的投機和從艱苦的實戰中積累經驗。從韓國回國以後,他以分析師的身份加入富達公司,到1974年的時候他已經榮升研究主管,到1977年則開始掌管麥哲倫基金。11年前,該基金資產達2000萬美元。但是,1970年代早期的經濟危機導致該基金穩定的財產流出,到1976年時,客戶贖回使得該基金的財產僅有600萬美元,通過與另一基金聯合才達到營業規模的要求,即後來由林奇掌管的1800萬美元。富達的董事們對林奇給予了充分信任,賦予他自由選股的權力。到1980年代後期,該基金的資產超過了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GNP),這是一筆相當大的資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升勢的MACD形態展示

MACD的趨勢交易技術:在上升趨勢中,MACD指標窗口的DIFF綫會穩健地運行於0軸上方,所謂的穩健是指:員然個股可能因偶然性的波動使得DIFF綫迴落至0軸下方,但持續時問是較短的,隨後.能夠馬上對其修復,再度迴升並站穩於0軸之上。

KDJ指標的超買與超賣

KDJ指標的超買與超賣KDJ指標超買超賣是KDJ指標最核心的技術分析方法。(1)KDJ指標超買。KDJ出現超買,說明上漲行情很難持續,股價未來有下跌的風險。 通常情況下,KDJ指標超買具有如下幾個特徵。第一,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上漲後,KDJ指標中的曲線J、曲線K和曲線D先後進入超買區域,即80線上方區域。

貪婪是投資最大的敵人

人的慾望是無窮無盡,永遠無法滿足的,而市場中的機會總是稍縱即逝,心輕可以上天堂,心貪卻可能一無所有。圈內的投資人總喜歡將《獵手捕火雞》的寓言故事掛在嘴邊,向那些缺乏經驗的新晉投資者講述,內容如下。一天,一位獵手早上去查看他的籠子,發現籠子裏有12只火雞。在他放下籠門之前,一隻火雞溜出了籠子。

如何避免避免簡單外推的錯誤?

有些時候,爲方便起見,分析人員會簡化現金流分析的方法,即直接預測現金流的組成部分,如NOPLAT、淨利潤、營運資本變化、淨資本支出、付息債務變化等。這樣做可以簡化價值評估的工作量,使分析人員在短時間內對目標公司的價值作出判斷。但是在使用這種方法時必須謹慎避免簡單外推的錯誤。

約翰·奈夫的明智低市盈率投資

約翰·奈夫的明智低市盈率投資 約翰·奈夫是一個價值投資者。在他管理溫莎基金(WindsorFund)的時候,他就奉行投資相對於每股盈利而定價偏低股票的投資理念。然而,這方法最大的問題是需要對股票市盈率做大量的分析研究,這無疑增加了將這方法由簡單的低市盈率投資向精明的低市盈率投資方法的轉變。

冠軍魔咒(四):聰明的失敗遠勝糊塗的成功

我們繼續深入關於冠軍魔咒的研究,進入一個更加重要但是更少有人研究的領域——失敗之後怎麼辦?儘管冠軍容易跌倒,但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冠軍還有可能再爬起來。事實上,2009年的冠軍L先生、2010年的冠軍C先生等,都有過產品淨值被腰斬之後,再度騰飛的事例。

均綫死亡榖特殊形態實戰應用技巧分析

死亡榖是指股價或指數見頂迴落時,帶動5日均綫下穿10日均綫和20日均綫,10日均綫下穿20日均綫,三條均綫交叉形成的尖頭嚮下的不規則三角形。其中三個交叉中,至少有兩個是死亡交叉。因其外形像山榖,後市看跌,所以稱為死亡榖。死亡榖是與銀山榖、金山榖相對的一種技術形態,技術形態的構成和特徵相同,隻是方嚮和技術含義相反。

解析極陰次陽的基本特徵(中超電纜)

所謂“極陰次陽”,特指極度大陰的次日出現中到大陽的陰陽組合,也就是由“極陰”和“次陽”兩個基因組合而成的漲停密碼。請看圖1,“中超電纜2014-01-10收盤留影”。

長線經典股譜解密

衆所周知,在股票市場中,特別是在長線投資的時候,選擇價格低廉的股票進行投資就是最大的優勢。從心理層面上講,低價股更容易受到投資者的認可,在經歷了上一輪熊市過程後,投資者普遍對高價股有了畏懼心理,而低價股則沒有這方面的負擔。同時,由於低價的特性使得炒作成本下降,容易引起主力的關注,容易控制籌碼。

漲停板的基因孕育(香溢觸通)

把“漲停板”當作一個“漲停基因”來預報漲停,這是量學的一大貢獻。據我們長期跟蹤統計的結果顯示,漲停後再漲停的概率大約只有1/20,絕大多數漲停板的基因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