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現金流量是指扣除營運資本支出與資本投資之後的經營活動所帶來的現金流量。
自由現金流量= (稅後淨營業利潤+折舊及攤銷)一(資本支出+營運資本增加)
企l業的價值是企業續存期內自由現金流量以其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爲貼現率折現的現值,它體現了企業資金的時間價值、風險以及持續發展能力。運用自由現金流進行企業估值首先要解決三個問題:第一,選擇盈利長期穩定增長的企業。選擇穩定增長的企業這個問題巴菲特曾說過:查理.藝格和我只對非常少數的企業估值有信心。這說明只有穩定經營的企業纔有正確估值的可能性,比如一座收費的橋樑,一座發電站,一家供水公司等(可惜這樣的公司不能自主定價)。但像貴州茅臺、雲南白藥和東阿阿膠還是可以算作是長期穩定經營的優秀企業的(但仍未經過中國經濟週期檢驗)。不過,這樣的優秀企業在A股市場上太少了,甚至可以說是稀有珍貴。這就需要我們在市場中勒奮挖掘,還要加上運氣的成分。
所以,本人認爲起碼有10年以上穩定經營歷史爲妥,最好是經過了一輪完整經濟週期考驗的穩定經營企業;第二,是選擇合理的折現率。折現率是指將未來有限期預期收益折算成現值的比率。它不同於利率、貼現率等,它是收益率的一種表現形式。在我們國家我覺得選擇20年國債的收益率合理一些。貸款利率太高,存款利率太低,10年期的國債利息收益可代表一個經濟週期的社會資本平均機會成本,而20年國債的收益率則基本代表一代人的長期社會資本平均機會成本,所以它顯得更爲合理一些,如果更保守一點就應該把這個折現率按一定比例提高,畢競股票比國債的風險高得多;第三,是確定合理的年自由現金流增長率。
我認爲,年自由現金流增長率不能低於國家央行M2貨幣供應量增長速度(據不完全的統計信息,2001 年7月至2012年8月以來,M2月環比最高增加29.7%,最低環比增加12.7%,平均也在15%以上),否則你選擇的企業經營不僅不能增值抗通脹,反而會因通貨膨脹發生資產價值縮水,這樣資產不能保值的情況也就不再適合自由現金流估值方法了。我有一個經驗性判斷,年自由現金流增長率至少要大於15%,最好能達到25%以上。因爲我們很多人投資股票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標就是10年翻10倍(賬面數字),這個目標的實現需要25. 9%的年複合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