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進一步提高了企業 AI 在雲計算方面的標準:在最近的市場溝通中,該公司表示,到 2030 財年,基礎設施收入可能增長到1440 億美元,這將大幅推高其股價,並促使聯合創始人拉里·埃裏森的財富增加約1000 多億美元。
在此背景下,新的合同指標和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渠道吸引了投資者的關注,正如路透社和甲骨文投資者材料所報道的,這在 2025 年 9 月 9 日正式發佈的甲骨文投資者報告中得到了證實,並被納入了行業分析公司麥肯錫所強調的基礎設施投資情景中。
根據甲骨文投資者關係部門收集的數據和季度報告(2026財年第一季度,2025年9月9日的報表),RPO(恢復訂單)總額約爲4550億美元,同比增長359%。我們監測的行業分析師觀察到,這種合同積壓以及與典型供應商和超大規模企業簽訂的產能協議相結合,爲人工智能雲領域創造了前所未有的中期收入可預見性。在我們的比較分析中,產能合同和交付時間表的動態變化成爲將RPO轉化爲實際收入的決定性因素。
簡述(截至2025年9月11日更新)
- RPO (剩餘履約義務)約爲4550億美元,同比增長359% 。
- 雲基礎設施收入:從上一財年的約100 億美元增長到 2030 財年的1440 億美元(內部預測)。
- 消息公佈後,埃裏森的財富上漲了約36% ;據路透社估計,埃裏森的財富增加了1000 多億美元。
- 提到的AI 客戶/合作伙伴: OpenAI 、 xAI 、 Meta 、 Nvidia 、 AMD 。
Oracle 報告的關鍵數據
在最新的季度報告中,甲骨文強調剩餘履約義務 (RPO)增長至約4550 億美元,同比增長359% 。RPO 指的是尚未在損益表中確認的合同收入,這些收入分佈在多年期合同中。事實上,這些數據反映了中期承諾的需求。
與此同時,該公司還發布了預測,指出雲基礎設施收入可能從上一財年的約100 億美元增長到 2030 財年的1440 億美元,這得益於生成式人工智能對算力需求的不斷增長,以及與基礎模型開發商和大型企業簽訂的容量合同。不過,其發展軌跡仍然取決於硬件可用性和交付時間。
爲什麼這些數字對企業 AI 雲如此重要
- 收入可見性:高 RPO 確保多年期合同的未來現金流更可預測。
- 訪問加速器:AI 工作負載專注於配備最新一代 GPU 和加速器的基礎設施。
- 規模效應:增加的容量允許在更大的模型上進行訓練和推理,爲企業帶來顯著的優勢。
- 競爭性重新定位:其他供應商的估值和資本支出(capex)可能會根據新的需求速度進行調整。
對市場和估值的影響
此次溝通引發股價上漲約36% ,而據路透社報道,拉里·埃裏森的淨資產近期增長了1000多億美元。甲骨文還宣佈與OpenAI 、 xAI和Meta等人工智能領域的一些領軍企業達成協議,並加強了與Nvidia和AMD在加速器供應方面的技術合作。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合作與產能擴張計劃相互交織。
什麼是 RPO 以及如何解讀
剩餘履約義務是指已簽署合同中約定但尚未入賬的服務相關未來收入金額。其中一部分預計在12個月內實現,其餘部分則超出此期限。這些數字並不等同於保證收入,因爲它們可能會因合同終止、重新安排或交付時間變化而發生變化。爲此,爲了準確解讀,建議考慮平均合同期限、服務組合以及已購產能的激活率。
加速雲端人工智能的企業戰略
- 混合架構以平衡成本、延遲和數據本地化。
- 與供應商合作,確保優先使用人工智能硬件和高性能網絡。
- 開發內部MLOps 技能以有效地協調模型訓練、部署和監控。
- 規定具有可擴展性和適合生產需求的 SLA 的靈活合同。
- 在安全性、隱私性和合規性方面實施嚴格的數據治理,尤其是在受監管的領域。
雲 AI 基礎設施的增長情景和投資
上述場景需要在數據中心、網絡、能源和冷卻系統方面進行大規模投資,同時加速器供應鏈也面臨持續的壓力。能源效率、可靠性以及“專用”計算能力的可用性等因素將在企業競爭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然而,運營可持續性和部署時間仍然是關鍵變量。
從實驗到生產:運行效果
- 具有預留計算窗口和可預測成本的大規模訓練。
- 實施具有可控延遲和可衡量服務級別目標 (SLO) 的生產服務。
- 與現有企業堆棧的認證集成以及消費批量折扣。
拉里·埃裏森的戰略背景和角色
拉里·埃裏森繼續擔任甲骨文董事長兼首席技術官。近年來,甲骨文在關鍵領域(例如醫療保健領域,這得益於收購Cerner)的推動,增強了其影響力,並維持了回購計劃和股東回報政策,這些因素支撐了公司的估值。在此背景下,近期股價的上漲直接反映在高管的淨資產上。
未來 24 個月企業 AI 雲計算趨勢
- 增加高強度訓練和推理的專用能力。
- 雲提供商和模型供應商之間的垂直整合程度更高。
- 簽訂具有最低承諾和遞延收入的長期合同的數量正在增加。
- 爲受監管行業和“主權”雲開發垂直解決方案。
- 提高大規模人工智能實施的效率並優化成本。
需要監控的風險和變量
- 芯片的可用性和 GPU/加速器的交付時間。
- 數據中心的能源成本和基礎設施限制。
- 主要市場數據和人工智能安全監管的演變。
- 超大規模企業之間的競爭和技術鎖定的風險。
- 執行遷移計劃並過渡到生產採用。
方法說明: 1440 億美元的雲基礎設施收入預測是 Oracle 的內部估計(2026 財年第一季度發佈,2025 年 9 月 9 日),基於利用率、定價以及訓練和推理服務組合的假設。RPO 包含與 12 個月及以上到期合同相關的部分,但現有文件中尚未披露詳細的細分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