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損在技術上較難把握的原因解析

  |  

止損困感成因

止損難已成爲絕大多數投資者揮之不去的陰影。雖然許多投資者都對止損的概念和重要性有一定的瞭解,但是真正遇到該止損時,卻怎麼也下不了手。當投資者因沒有及時止損而被深度套牢時,不禁後悔萬分:“如果我在x x元賣掉就好了……”這似乎已成爲衆多被套牢者的口頭禪。

止損不僅是一種重要的交易理念,也是一種實實在在的交易技術。如果沒有科學有效的止損方案,止損只能是一個空泛的概念。但是,長期以來,止損技術一直是交易技術的難點。止損難,不僅是指止損難下決心,更是指止損在技術上較難把握。


止損在技術上較難把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買入技術被大多數投資者當作最底層的技術。

技術分析都是以買入點和賣出點作爲研究對象的,而最低點買入是買入技術研究的理想目標(儘管做不到這一點)。當投資者調用各種技術分析方法研究出買入點時,潛意識中都深信這可能是最低點(雖然結果未必這樣)。但是如果在買入點下方還出現一個狀態的話,那就是虧損—這是投資者所不願面對的。因此,大多數投資者從潛意識中都或多或少地忽略或迴避了止損技術的研究。

(2)技術分析方法的不完善,造成技術性止損的困難。

由於技術分析建立在統計學基礎之上,所以其分析模型、規則和標準都是一種概率上的統計。因此,技術分析所提供的技術判斷僅僅是“可能”,而不是“一定”,止損技術亦然。正是由幹具有這一特性,使得止損技術只是“可能”性技術,稍有不慎就會造成技術性的失誤。

(3)止損技術是一種防護型和策略型的技術,其有較大的彈性。

止損技術從本質上說是一種防護型和策略型技術,因投資者的技術分析水平和投資風格不同,會表現出不同的技術特性。比如說,有的投資者10日均線止損,而有的投資者卻用15日均線止損。有時,投資者所能承受損失的能力和心理也決定了止損的技術方式和標準,從而使得止損技術呈現出多樣性。

(4)莊家的反技術操作不斷地挑戰傳統的止損標準。

止損技術是技術分析的一個重要方面,並隨着技術分析的發展而發展,不斷地形成新的止損技術標準。比如,上升趨勢線中有一條止損標準:當股價跌破上升趨勢線時應止損。由於該止損技術標準在股市中被大多數投資者所知所用,因此莊家在洗盤時便利用這個止損標準,進行反技術騙線,故意將股價打壓至上升趨勢線以下,以達到洗盤震倉的目的。這種人爲的反技術操作,給傳統止損技術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止損給投資者帶來的困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投資者的僥倖心理。

投資者作出買入股票的決策時,是經過自己一番論證的,所以都有一些讓自己信賴的理由。無論這些理由是來自基本面、技術面,還是消息面,都深刻地影響了投資的買入決策。

當股票並沒有朝着自己預想的方向發展而不漲反跌時,這些先人爲主的理由就會對被套的現狀產生較強的支撐力,而這種支撐力便構成了投資者的僥倖心理。於是,在被套之初,他們重複着這些“理由”,同時會找出一些新的“理由”來證明原先的“理由”。比如:“老工告訴我的消息一般都很準,這次也不會錯。”“這種回調的走勢一定是莊家洗盤,洗完盤後一定會大漲。”這收一翩情願的僥倖心理,其本質是自欺欺人,不僅矇騙了自己,也會使自己喪失了應有的判斷力和較佳的止損時機,其結果是給自己造成了更大的損失。

(2)投資者的怕輸心理。

股票市場是一個激烈的競技場,置身其中的每一位投資者都如同一個角鬥士,爲了同一個目的—賺錢而投身於股市,可以說,“想贏”是每一個投資者的共性,“怕輸”是人的本性。“怕輸”心理源於兩種情況:其一,輸錢將給投資者造成實實在在的經濟損失;其二,輸錢將給投資者造成失敗感和挫折感,甚至傷害其自尊心。沒有人甘願做失敗者,但“怕輸”心理使投資者失去了應有的理性思維。當股票不漲反跌時,自己明知道已面臨危險,應該採取必要的止損措施,但由於“怕輸”心理作祟,投資者心中產生了一種極力牴觸和逃避的情緒,結果貽誤止損時機,造成更大的虧損。正所謂:怕輸怕輸,輸得更多;怕輸怕輸,輸得更慘。

(3)投資者的賭氣心理。

投資者產生賭氣心理的原因有兩個:

其一,本來所持的股票是賺錢的,但現在卻變成了虧損,懊悔之餘,一方面埋怨自己的貪心,另一方面又極度不甘心。這種情緒很容易造成賭氣心理:“我就不信你漲不上去了,大不了我放你三年!”

其二,當所持股票發生虧損時,明明知道卻沒有及時止損,結果被深度被套,形成了“破罐子破摔”,得過且過的賭氣心理:“老子不賣了,總不至於將我的老本虧光!”

不難看出,賭氣心理是一種非理性的心理狀態。投資者將怨悔心理轉化爲交易中的賭氣心理,把股票作爲發泄對象,貽誤止損時機,結果給自己造成了更大的不必要的傷害。

(4)投資者的仿徨心理。

仿徨心理是投資者面對所持股票的下跌而不知所描的心理狀態,其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沒有風險意識,面對突如其來的被套沒有思想準備。

當初買入時心裏只想着漲,沒有考慮跌,結果當股票不漲反跌時,頓感不知所措。

第二,沒有主見,猶豫不決。

投資者沒有自己的投資理念和分析方法,完全根據他人的意見買入股票,當股票不漲反跌時,到處尋找答案。結果“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白己無法及時作出止損決策。

第三,對自己的止損技術失去信心。

大多數投資者在進行止損時,通常採用兩種方法:首先是固定目標法,當股價下跌X%或跌破Y元時止損;其次是指標控制法,比如,當股價跌破20日均線後止損。但是由於莊家操盤越來越詭祕,反技術操作能力越來越強,使得投資者的止祖技術屢屢失

效。如當投資者在20日均線下止損!討,股票止跌大漲,如此一來,投資對自己的止損能力便失去了信心。當股價跌破自己設定的技術止損位時,便猶豫起來,擔心止損後又會踏空。

綜上所述,造成投資者止損困惑的主要原因是投資者自己。因此,投資者要提高止損能力,首先必須克服自身的心理弱點,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MACD技術

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綫MACU  (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Divergence)由查拉爾·阿佩爾(Geral Appel)於1979年提齣,它通過計算“一快”、“一慢”兩條移動平均綫(EMA)之間的差值得到。

如何避免避免簡單外推的錯誤?

有些時候,爲方便起見,分析人員會簡化現金流分析的方法,即直接預測現金流的組成部分,如NOPLAT、淨利潤、營運資本變化、淨資本支出、付息債務變化等。這樣做可以簡化價值評估的工作量,使分析人員在短時間內對目標公司的價值作出判斷。但是在使用這種方法時必須謹慎避免簡單外推的錯誤。

分時圖上均價綫止損法則

分時圖上均價綫止損法則 技術特徵第一,分時圖上止損的法則有很多種,在這裏重點介紹破位止損法則。如下圖所示。第二,股價運行到盤頭階段末期,均綫係統已經疲態畢現,早盤股價跳空低開,直接下行,放量下跌,毫無抵抗。第三,隨後,加速下跌,垂直跳水,封死在跌停闆上。

合理止損才能做到“賺多賠少”

股神巴菲特說過:“風險來自於你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股市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也有春(股價萌發期)、夏(股價生長期)、秋(股價收割期)、冬(股價建倉期)四季,如果不分酷暑嚴寒,牛熊強弱,違反“股市季節”操作規律,必然上演“四季割”。

MACD趨勢交易技術

趨勢的理論:在實戰中,趨勢綫主要用來研判市場趨勢。除此之外,投資者還要注意它的另外兩種用法。(1)支撐與阻礙上升趨勢綫對股價構成支撐作用,下降趨勢綫對股價具有阻礙作用。上升趨勢形成後,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波段高點進行連綫,可以得齣上升趨勢的上升阻力綫。上升趨勢綫對股價起到支撐作用,而上升阻力綫將對股價構成一定的壓力作用。

MACD柱狀綫“抽腳”波段買賣操作運用

MACD柱狀綫在0軸之下時用綠色柱綫錶示,簡稱為“綠柱”。在下跌過程中,柱狀綫會在0軸之下不斷嚮下發散,這是由於快綫DIF帶動慢綫DEA嚮下運行,並且DIF不斷遠離DEA。

KDJ買賣絕學!背熟它短線選股不用愁

KDJ指標在圖表上共有三根線,K線、D線和J線。隨機指標在計算中考慮了計算週期內的最高價、最低價,兼顧了股價波動中的隨機振幅,因而人們認爲隨機指標更真實地反映股價的波動,其提示作用更加明顯。根據KDJ的取值,可將其劃分爲幾個區域,即超買區、超賣區和徘徊區。

橫盤整理的K綫標準

這是第一位的要素,隻有確定瞭橫盤整理K綫的界定標準,纔能在今後的操作中快速、準確地辨識齣這種模式。

頭肩底(頂)反轉突破形態

反轉形態是指股價改變原有的運行趨勢所形成的運動軌跡。它存在的前提是市場原先確有趨勢齣現,而在反轉形態之後,趨勢改變瞭原有的方嚮。反轉形態具有如下幾個明顯的特點:第一,規模越大,新趨勢的市場動作也將越大。反轉形態的規模,包括空間和時間跨度,決定瞭隨之而來的市場動作規模,也即形態的規模越大,新趨勢的市場動作也將越大。

長線經典股譜解密

衆所周知,在股票市場中,特別是在長線投資的時候,選擇價格低廉的股票進行投資就是最大的優勢。從心理層面上講,低價股更容易受到投資者的認可,在經歷了上一輪熊市過程後,投資者普遍對高價股有了畏懼心理,而低價股則沒有這方面的負擔。同時,由於低價的特性使得炒作成本下降,容易引起主力的關注,容易控制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