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賣出信號
以下是賣出的三種原因,當它們發生時,你就應該賣出了。
1.你買進的理由,已經不再成立。你當初買下某家公司的股票是因爲它的價格低廉,公司正在成長,而它的股價卻被壓低,此時新的信息出現了,公司在利潤數字上作假或別的財務醜聞被公之於衆。
與其不肯面對現實,心存僥倖地等待事態重現轉機,看着股價一天跌過天,不如果斷斬倉。投資者會很快意識到股票正走向歧途,而基本面也無法反映真實的情況。你應該儘快賣掉股票,避免損失擴大。當你發現錯誤的時候就應該賣出,承認自己的錯誤。
在扣動扳機前,最好再照着篩選標準將公司覈實一遍。假如股價的下跌是由於暫時性的挫折造成的,那麼這個暫時性的挫折爲你提供了低價吸納股票的機會。如果股價下跌是因爲基本面發生變化,那就另當別論了,這意味着你當初購人股票的條件和假設都已不再成立了。你需要牢記的是,不要讓你一廂情願的渺茫希望取代理性冷靜的思考。
盈利的欣喜程度的兩倍,承受損失的確不好受。當我們投資時,我們期待收益,所以成功時的快樂會被降低,而失敗時的痛苦會被加重。
不要讓你的投資在僥倖中延續,華爾街有句話:剛出現的損失是最小的損失,時間越長,損失越大。
2.收益比預期來得更早。這是一個很微妙的問題,每個投資者都期待收益能提早實現,它爲什麼會成爲一個問題呢?因爲它會悄悄改變你的想法。某個公司達到了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的標準,你就出手買入,當時的股價爲30美元,你期待它能以15%的增長速度在5年內漲到60美元。
然而,這隻股票的價值僅在一年內就已上漲一倍,這種情況會發生,這讓人雀躍不已,但它會干擾你的投資原則。迅速而輕易地成功會讓你對未來過於樂觀,它會改變初始假設。你會推翻5年內上漲. 一倍的最初設想,進而希望你的本金能夠上漲3倍。但是當收益提前到來時,你應該賣掉,至少賣出1/2。賣出1/2的話,你至少可以將本金收回,而剩下的資金無論上漲多少,都可以算做豐厚的回報。
堅持原則的關鍵點,是不要變得過於樂觀。這類似於拉斯韋加斯的賭客們,一時手氣好大贏了一筆時的心理變化。一時之間,賭客們以爲時來運轉,決定繼續贏下去。但大部分賭客最終又把錢還給了賭場,若不是這樣,米高梅大酒店、愷撒宮,以及其他賭場也不會高得流油。
不幸的是,同樣的心理與同樣的結局屢屢發生在股市中。股價可能由於利好消息陡然猛漲,並且超出了公司的內在價值,大部分情況下,股價會在短期內回落。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在任何一次市場週期中,都有爲數衆多的投資者爲當初沒有及時拋出股票而追悔莫及,比如谷歌公司的股票、蘋果心理學家指出止損斬倉對投資者來說着實不易,因爲損失的痛苦程度是公司的股票。
作爲一名價值投資者,你對公司的基本面作了權衡,確定它是穩健可靠的。當它的股價攀升時,說明衆人,包括基金經理都發現了你先前所認識到的價值:公司能爲投資者創造財富。
見到股價漲勢喜人,投資者本能地想繼續持股,以期待更高的收益,但時常勢態會出現逆轉。在我看來,最好的做法是見好就收。假如你有理由相信股價會繼續上升,那至少賣出1/2的持有量,收回本金,將風險轉嫁給其他人。
假如你購入某隻股票,期待它在5年內價值翻番,而它在一年內,股價就上漲了一倍,那你的年收益率即爲100%。如果你把它全部賣出,你可以在剩下的4年中把錢存進銀行,或選擇一個風險較低的投資項目,繼續你的5年投資計劃。很多人不這麼做的原因只是他們想賺取更多。
當某隻股票的價格躥升,井開始超過公司的內在價值,或超出對它最樂觀的預期價格時,當初購入這隻股票的理由就不再成立了,因爲它的股價從被低估變爲被高估。公司本身的價值並未達到100%的增長速度,意味着它當前的市價是不現實的,也是難以爲繼的。我們投資該公司的假設前景是一切運轉良好,它的價值在未來逐步增長。而沒有基本面支撐的高股價最終會趨向它的實質價值,這也意味着股價的回落。在股價飆升的這段期間,唯一改變的只有衆人的情緒,我們知道市場的情緒多麼善變,假如人們願意以任何價格爭相搶購你手中的股票,那就賣給他們。
即使股票確實按預期的設想穩步升值,但它在3~5年的成長過程中,情況也會發生變化,所以這段時期結束後要對它重新評估,確定公司是否仍然符合你的篩選標準。假如公司仍以較快的速度成長,那就沒有理由把它賣掉,我們可以繼續持股。
3.出現更好的投資機會。第三個也是最後-個需要賣出的情況,是有更好的投資機會出現。在我25年的投資生涯中,我遇到很多人不願意賣出已經持有很長時間的藍籌股,或許這些股票夾雜着個人感情因素,它可能是從祖父、父母,或配偶手上傳下來的,也可能他們曾在這些公司工作過。
經過漫長的時間及無數個市場週期,這些股票的收益率不復從前般輝煌,降到了平均水平。
即便是投資界的業內人士也會死守着這類股票。我就認識某位這樣的投資組合經理,長期以來他的客戶賬戶上的許多隻股票都沒改變過,我有一次問他,爲什麼不放棄這些不再成長的公司?他說他相信這些股票最終仍會東山再起,他還補充道這些股票就像他的老朋友,或許這些股票造就了他當年事業的成功。人們喜歡歷史悠久的知名企業,他們相信這些公司更加安全。但在我看來,安全是一個危險的假設。
持有這些已經過氣的股票就像打算依靠- - 支由過氣巨星組成的棒球隊在大聯賽中取勝,它們曾經輝煌過,但它們不再具備競爭力。
沒有任何一種投資產品處於真空的環境中,無論你持有的是股票、債券、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或其他任何投資產品,你都要拿它的收益與其他類別投資產品進行比較,特別是,要和低風險的或無風險的產品進行比較,從而對所持風險較高的投資產品進行衡量。假如低風險的投資產品一如國責產生的收益與高風險的股票預期收益相近,甚至高於後者,那麼你會賣出股票、投資債券,在相同的投資收益下,它爲你提供了更高的安全保障。
隨着市場週期的變化,不同的行業板塊此起彼伏。這就類似於商業化農場的種植。在華爾街,股票與債券競爭,而大宗商品,例如石油、天然氣以及建築材料,又與科技、防禦、消費品等行業爭奪市場。21世紀初葉,假如你持有石油公司、天然氣公司,或是鋼鐵、化肥、銅、木材等其他大宗商品公司的股票,那你就買對了。這些股票迅速攀升,繼而開始被高估,但漲勢不減,這要歸功於分析師熱情洋溢、富有說服力的預測。它們中有許多隻股票的價格在一年內漲了一倍。
然而,市場週期變化突如其來,大宗商品的股票走勢開始反轉,而分析家們認爲在當前形勢下,大宗商品仍然供不應求,所以繼續保持樂觀態度,
而那些持股不動的人損失了大部分的盈利。假如他們遵循本章的前兩條賣出法則,情況可能會好一些。第三條法則也同樣適用,當股票被高估時,你可以將資金投向風險較低的投資產品,比如債券。
關於長期管理你的投資組合的最後一點建議:每個月都對你所持的投資對象進行審查,從而掌握它們的最新情報,以免對那些突如其來的意外事件無所防備。我建議你在每個季度重估你的投資組合,並且思考下面三個問題:
1.基本面是否有任何變化?2.收益增長是否比預期快?
3.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投資機會?
這三個步驟適用於任何投資產品,它能強化你的投資原則,而紀律嚴明也是成功投資的必要條件。假如你能遵照本章及先前章節所列出的步驟,我相信你的投資事業將會成功,能夠在動盪不安的世界中建立穩固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