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現象”的產生是市場需要的必然結果,與投資市場相生相伴。這一現象過去有,現在有,未來必將延續。所以說,“股神現象”是一種永恆的市場現象。
在投資市場中,散戶佔絕大多數,構成投資市場的絕對主體。散戶不僅僅指資金規模的大小,更是那些缺乏葵本的投資技巧和市場認知的投資者的總稱。而投資市場的本質是零和博弈,市場博弈的結果是絕大多數投資者成爲市場必然的輸家。“一將功成萬骨枯”是投資市場永恆的法則。
對千缺乏基本的生存能力和技巧的散戶來說,多變而不確定的市場是他們無法依據自身的能力就可以把握的,只能依靠外力,而這個外力似乎成了散戶們形成投資決策的唯一支柱。
追求強大而完美的外力是散戶人性的共同需要,而那些貌似“強大而完美”的市場大師”們便被賦予了神的色彩。與其說股神們是市場創造的,不如說是散戶人性需求的產物。所以,在今天的股災面前,那些昔日的股神被市場唾罵,更需要反省的不是股神而是散戶自己,因爲股神是被散戶創造並選擇的。
客觀地說,股神們的市場表現也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的,即便是曇花一現,大多數股神們的確或多或少地有過成功的市場經歷,這也是他們受到散戶膜拜、迫捧的嗽要原因之一。深入分析,股神們的輝煌大多是在“漲潮”的時候創造的,連目不識丁的清潔工也可以成就股神的名號。然而,一個“漲潮”的市場無法真實而完整地反映投資者的交易水平,尤其在中閒這個市場機制不夠完善的國家中。
股神們絕對不是不學無術之人,大多有一套所謂獨特而神奇的投資技術和“令人信服”的市場理念,但是這些東西只能濛濛缺乏基本市場認識的散戶。這些“股神大法“只能事後被完美解釋,是否具有實戰性與長期的有效性,只有上帝與股神自己最清楚。
只有在充分公平的市場中,經歷長期市場檢驗而獲得成功的投資者,纔是一名真正的市場大師。中國ti前這種單向交易的iii場機制還不具備檢驗成功10場大師的客觀環境。而巴菲特與索羅斯,是在一個成熟而公平的市場機制下,經歷了長期的市場檢驗才形成的成功典範。
需要強調的是,這個世界上完美的投資者如同完美的交易一樣,是不存在的,就連巴非特都公開承認自己的失敗交易遠多千成功的交易,索羅斯在中國香港和俄羅斯市場的敗績讓人記憶猶新。所以,股神的概念更多的是一種文化符號,沒有必要在現實的市場中對“股神”們苛求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