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最小有效规模(MES)?
最小有效规模(MES)是成本曲线上公司能够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生产其产品的最低点。在最小有效规模点,公司可以实现必要的规模经济,从而在行业中有效竞争。
要点总结
- 最小有效规模(MES)是指公司能够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生产商品的平衡点。
- 实现 MES 可最大限度地降低长期平均总成本 (LRATC)。
- MES 是公司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一个点,在该点上规模经济已经耗尽,而固定收益开始。
- MES 涉及诸多因素,而且每个因素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从而迫使对总体成本进行重新评估。
理解最小有效规模
对于生产商品的公司来说,找到消费者需求、生产量以及与商品制造和交付相关的成本之间的最佳平衡至关重要。
确定最小有效规模需要考虑一系列生产成本,但其与市场规模(即产品需求)的关系决定了市场上能够有效运营的竞争者数量。换句话说,最小有效规模理论旨在确定企业能够以足够低的成本生产产品,从而在市场上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销售产品的临界点。
在经济学中,最小可行产量(MES)是指能够使长期平均总成本(LRATC)最小化的最低产量点。LRATC 代表长期内单位产出的平均成本。但请记住,所有投入要素都是可变的。MES 使公司能够在规模报酬不变之前实现最低的单位成本。

最小有效规模和规模经济
最小有效规模(MES)是指企业在高效生产的同时,单位成本达到最低点。MES 使企业能够以最低的单位成本高效生产产品,从而提高竞争力。MES 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来实现。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公司在提高产量的同时降低单位生产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成本分摊到增加的产量上。
规模经济可以提高公司的效率和利润。此外,成本降低还可以让公司通过降低价格将节省下来的成本让利给客户,从而增强其竞争优势。
内部规模经济
企业可以通过内部改进实现规模经济。例如,亨利·福特通过实施流水线生产提高了福特的生产能力。他将装配流程的各个阶段细分,使每个工人承担特定的任务。
在流水线生产之前,一名工人可能要完成所有工序,这效率低下,因为它需要更多熟练工人,从而增加了劳动力成本。福特公司之所以能在单位成本更低的情况下提高产量,是因为它可以雇用非熟练工人来完成特定工序。
公司的最小有效规模是指其内部规模经济能够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率生产出产品的生产率水平。最小有效规模是公司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一个点,在该点上,内部规模经济效应已经耗尽,而收益不变效应开始显现。
外部规模经济
企业也可能经历外部规模经济,即外部因素(例如行业税收优惠)提升了整个行业的规模。例如,政府可能出台针对购买新设备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从而使行业内的所有企业受益。
规模不经济
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U型曲线保持平坦(见前图),直到规模不经济开始出现,成本在没有投入的情况下上升。随着公司规模扩大、业务复杂化,它们会面临更高的成本和规模不经济。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管理大型公司变得困难时,导致员工与管理层之间沟通不畅,从而增加长期平均单位成本。
最小有效规模示例
XYZ公司是一家移动设备生产商和制造商,希望提高产能以增加收入,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内部规模经济
公司决定购置新设备,以替换老旧的技术和机器。新技术提高了产量和生产速度,降低了长期平均单位成本。由于新设备效率更高,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投入品和原材料也更少。
尽管新技术需要资金投入,但XYZ公司通过内部规模经济实现了更高的利润。由于新机器能够处理更高的产量,公司得以增加销售额,而较低的投入成本也降低了移动设备生产的可变成本。
由于销售量和产量增加,XYZ公司能够以批量折扣价采购所需的原材料。批量采购也降低了长期平均单位成本。
最小有效规模
最终,最小有效规模效应发挥作用,即使产量持续增长,新技术也无法进一步降低成本。因此,XYZ公司实现了规模报酬不变,这意味着内部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节约已经耗尽。
特殊考虑
当只需少量生产即可达到最小有效规模时,许多公司就能高效运营并在某个行业中展开竞争,例如餐饮业。然而,如果达到最小有效规模需要较高的生产水平,那么在该行业中能够运营的公司数量就会减少,例如电信行业。
一个健康的制造执行系统 (MES) 由众多因素构成,但这些因素不断变化。为了反映这些变化,必须经常重新计算这些因素。企业也必须不断调整生产水平,才能始终达到目标。
在评估最小有效规模时,企业必须密切关注可能影响生产的外部变量的变化。这些变量包括劳动力、仓储和运输成本;资金成本;竞争状况;客户口味和需求;以及政府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