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和利率往往朝着同一方向变动,因为利率是美国中央银行美联储用来管理通货膨胀的主要工具。
《联邦储备法》指示美联储(通常称为该法案)促进最大限度就业和稳定物价。自2012年以来,美联储一直将年通胀率目标设定为2%,以符合其双重使命中稳定物价的部分。
美联储的目标是正通胀率,即商品和服务总体价格水平持续上涨,因为价格持续下跌(即通货紧缩)对经济的损害可能更大。正通胀率和正利率也为央行提供了应对经济放缓的灵活性。
2020年8月,美联储采用了平均通胀目标制。该框架要求美联储政策制定者在一段时间内将通胀率维持在2%以上,以弥补通胀率低于目标的时期。
摘要
- 利率往往与通货膨胀同向变动,但会有所滞后,因为利率是央行管理通货膨胀的主要工具。
- 在美国,美联储通过设定基准联邦基金利率(即银行隔夜存款利率)的范围,将长期平均通胀率控制在 2% 左右。
- 一般来说,提高利率是应对通胀上升的政策。
- 相反,当通胀下降、经济增长放缓时,央行可能会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
美联储如何衡量通货膨胀
美联储首选的通胀指标是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与基于消费者购买调查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不同,PCE物价指数通过用于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商业收入来追踪消费者支出和物价。
美联储还密切关注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该指数不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这些价格通常波动较大,因此往往不能反映整体价格趋势。
利率变化如何影响通货膨胀
当美联储通过提高基准联邦基金利率来应对通胀风险上升时,它实际上增加了金融系统中无风险准备金的水平,限制了可用于购买风险较高资产的货币供应量。
相反,当中央银行降低目标利率时,它实际上增加了可用于购买风险资产的货币供应量。
通过提高借贷成本,利率上升会抑制消费者和企业支出,尤其是在住房和资本设备等通常需要融资的大宗商品上。利率上升也往往会对资产价格造成压力,逆转个人财富效应,并使银行在贷款决策上更加谨慎。
最后,利率上升表明央行可能会继续收紧货币政策,进一步抑制通胀预期。
使用利率控制通货膨胀的问题
如上图所示,政策制定者对经济前景变化的反应往往滞后,而他们的政策变化反过来也需要时间才能影响通胀趋势。
由于这些滞后因素,政策制定者在决定当前利率水平时必须努力预测未来的通胀趋势。然而,美联储对其通胀目标的坚持程度只能通过回顾性的通胀统计数据来衡量。在经济冲击有时是暂时的,有时则不然的情况下,这些数据可能会有很大差异。
0.25%-0.50%
美联储于2022年3月16日公布的目标联邦基金利率。
2004年,时任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在担任美联储理事期间曾表示:“简而言之,如果制定货币政策就像开车,那么这辆车的速度表就不可靠,挡风玻璃上满是雾气,而且油门或刹车的反应往往难以预测,而且会有延迟。”
试图预测通胀趋势的央行可能会犯下政策错误,比如不必要地以过低的利率刺激通胀,或通过提高利率抑制增长。
就美联储而言,它必须追求稳定价格的目标,同时也要努力实现就业最大化。
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
美联储使用联邦基金利率作为其主要货币政策工具。联邦基金利率自2008年以来一直维持在一个区间内,是银行间极短期拆借的隔夜利率。
传统上,美联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卖证券)来调整银行系统准备金的供给,并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目标水平。准备金需求源于为确保银行稳健而实施的银行准备金要求。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几年里,银行监管的重点转向资本缓冲要求和压力测试,以确保银行的长期偿付能力。2019年,美联储公布了一项政策,将联邦基金利率与其直接设定的另外两个利率挂钩。
准备金余额利率(IORB)是指美联储向银行支付的隔夜存款利率,该利率为联邦基金利率设定了有效下限。隔夜逆向购买协议(IRA)是一种补充工具,它以略低的利率向非银行货币市场参与者支付隔夜存款利率。
2020年,美联储取消了对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准备金要求。
综述
利率和通胀往往同向变动,但存在滞后性,因为政策制定者需要数据来预估未来的通胀趋势,而他们设定的利率需要时间才能完全影响经济。可能需要加息才能控制不断上升的通胀,而经济增长放缓通常会降低通胀率,并可能促使降息。
美联储通过设定银行准备金余额支付的利率来设定联邦基金利率的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