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行業集中度提高議價能力增強帶來利潤轉移的經濟學解讀
任何企業的產品都有差異化,區別只是這種差異化的程度,在同等條擊件下,差異化越大,產品越難以被替代,需求彈性也就越小,提價帶來的銷售量減少也就越小。
當行業集中度提高,B公司和A公司合併成爲一家公司後,在過去B公司產品的差異化部分(B圈橫條紋陰影部分)和C公司的差異化部分(C圈橫條紋陰影部分)保留的情況下,兩家公司產品原來同質化競爭的部分(豎條紋陰影部分)競爭消失,表現爲對行業產品整體的差異化,新公司差異化程度大於原來B公司和C公司之和。
這就是公司合併之後,議價能力提高的經濟學根源。
可以看到,豎條紋陰影部分越大,合併的效益就越大,那也就是說兩家企業在行業中獨特的競爭優勢重合度越大,合併的效益越大。
但是,我們研究的日的不是爲了從理論上搞清,而是爲了指導實際投資行爲。上述論述的實戰指導價值爲:
(1)可以這樣理解,每一種差異化特徵都有自己的需求曲線,當需求曲線剛性的-種差異化特徵由競爭性供應轉爲壟斷性供應時(如在B和C公司合併或者其中一家消失時上圖中的豎條紋陰影部分),該差異化特徵需求剛性越強,所帶來的超額利潤也就越大。因此,競爭越直接的兩家公司合併所產生的效益越大。在一個集中度較低的行業逐漸走向集中時,我們不僅要看行業集中度提高的幅度,還要看行業集中度提高的方式。
(2)從下游需求的角度來分析,隨着行業集中度的提高,下游需求剛性越大,行業企業受益越大;下游需求彈性越大,行業企業受益越小。因此,當我們發現一個行業或細分行業逐漸走向集中和壟斷的時候,如要判斷相關企業受益的程度、量級,就要分析下游需求的價格彈性。
(3)差異化是行業中單個公司之獨立的超額利潤源,差異化程度越大,該超額利潤可發揮的空間就越大,公司也就越有價值。
如果需求方集中度提高或者價格合謀,針對不同的供應曲線,反過來,道理是一樣的。
產業鏈一個環節集中度提高,只有面對供應剛性的上游供應商時,價值才大。
那麼,什麼行業供應剛性大?什麼行業供應彈性大?
(1)目前有超額利潤的行業,供應剛性大 。
(2)前期投入成本巨大的行業,退出成本巨大,寧可通過對外融資、改進管理.提高技術等方式繼續支撐和生存,該行業供應剛性就大 。
(3)存在其他使企業難以壓縮供應量,或者壓縮供應量不經濟的因素,該類行業器供應剛性大 。
(4)反之,則供應彈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