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日本和西歐主要經濟體均爲發達國家,其基礎設施和完善的金融市場有利於跨國公司的運營和成功。許多跨國公司的總部設在美國,其中許多公司躋身《財富》世界500強。
中國是過去幾十年來全球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也是衆多跨國公司在華設立業務的國家。此外,中國本身也是許多新興跨國公司的總部所在地。大型中國跨國公司包括華爲技術、聯想和海爾。
關鍵點
- 美國、日本和西歐等發達國家是世界上許多大型跨國公司的總部所在地。
- 儘管中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它也是幾家成長型跨國公司的總部所在地。
- 跨國公司需要軟硬件基礎設施來維持其業務並促進貿易。
- 軟基礎設施包括訓練有素的勞動力、先進的技術和穩定的政府。
- 硬基礎設施是指道路、橋樑、港口、鐵路和機場等物理基礎設施,使跨國公司能夠將貨物從一個地方運送到另一個地方。
跨國公司在這些國家獲得的優勢
跨國公司(MNC),又稱跨國企業,依靠硬件和軟件基礎設施在任何特定地點建立並維持健康的商業環境。這些基礎設施密切相關,並受到政治和經濟的影響。跨國公司認爲,基礎設施的存在對於促進貿易至關重要,也是在該國投資和開展業務的必要條件。
軟件基礎設施
美國、西歐和日本都擁有高度發達的軟件基礎設施和金融市場,使得這些國家的企業能夠以低成本籌集大量資金。先進的技術和成熟的管理模式也爲這些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優勢。
軟基礎設施涵蓋人力資本、專業人才、培訓以及諸如學院和大學等支持機構,這些機構有助於培養高素質的員工。完善的軟基礎設施還包括行政、司法和執法機構,它們維護着高效開展業務所必需的政治和社會穩定,並發展和向民衆提供專業服務。
缺乏軟件基礎設施意味着存在制度空白,例如缺乏監管體系、專業中介機構、教育機構、人才和培訓。這使得發展中國家的新企業難以以低成本獲得人力資本或人才,對於希望在這些國家開展業務的跨國公司來說,這同樣具有挑戰性。
硬件基礎設施
硬件基礎設施包括道路、橋樑、港口、建築物以及任何屬於公共工程範疇的設施。由於硬件基礎設施影響運輸,其缺失會對供應鏈潛力以及跨國公司將材料和貨物從一個地方運輸到另一個地方的能力產生負面影響。
美國經濟分析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跨國企業在全球僱傭了4390萬名員工,其中中國、英國、墨西哥、印度和加拿大的就業人數最多。
儘管跨國公司長期以來一直迴避進入發展中國家,但全球化和啓動基礎設施建設的新潛力使它們越來越樂意接受挑戰。鉅額稅收的誘人前景迫使發展中國家政府積極吸引跨國公司在其領土上開展業務。
跨國公司的優勢
除了創造收入外,跨國公司還能創造就業機會、刺激當地經濟,並創造和分享文化。它們還引進了以前無法獲得的商品和服務、先進技術和管理技巧。本土跨國公司可以利用這些優勢,提升競爭力,並創造跨境經商的機會。
跨國公司統計數據
美國是跨國公司最多的國家,共有719家公司,佔全球總部設在美國的跨國公司總數的33%。緊隨美國之後的是日本,擁有264家跨國公司(12%)。位列前五的分別是中國(219家,佔10%)、英國(118家,佔5%)和印度(81家,佔4%)。
跨國公司的例子有哪些?
跨國公司的例子包括蘋果、亞馬遜、微軟、麥當勞和大衆汽車。這些公司總部設在一個國家,但在許多其他國家設有分支機構,以擴大業務並接觸更多客戶。
跨國公司有哪些特點?
跨國公司擁有吸引顧客的高質量產品,從而打造出知名品牌。它們還擁有雄厚的財務實力和高效的業務運營。大多數跨國公司都擁有先進的技術、精明的廣告宣傳和熟練的員工隊伍。
世界上最大的公司是哪家?
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是蘋果公司。截至 2022 年 3 月,其市值爲 2.7 萬億美元。繼蘋果之後,市值第二大的公司是微軟,市值爲 2.2 萬億美元。
結論
跨國公司總部設在一個國家,卻在許多其他國家開展業務。他們這樣做是爲了擴大業務,接觸更多客戶,最終目標是增加利潤。許多公司在其他國家開展業務也是爲了節省成本。
跨國公司數量最多的國家是美國,其次是日本和中國。許多歐洲國家和印度也擁有許多跨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