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經濟體制:特點、例子、優點和缺點

  |  

什麼是混合經濟體系?

混合經濟體制是融合了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特徵的體制。混合經濟體制保護私有財產,允許一定程度的資本使用自由,但也允許政府幹預經濟活動,以實現社會目標。

按照新古典理論,混合經濟的效率低於純粹的自由市場,但政府幹預的支持者認爲,自由市場效率所需的基本條件,例如平等的信息和理性的市場參與者,在實際應用中無法實現。

關鍵點

  • 混合經濟是由一些自由市場元素和一些社會主義元素組織起來的經濟,它處於純資本主義和純社會主義之間的連續體上。
  • 混合經濟通常保持大部分生產資料的私有制,政府通過監管進行干預。
  • 混合經濟體將那些被認爲必不可少的或生產公共產品的精選行業社會化。
  • 所有已知的歷史和現代經濟體都是混合經濟體的例子,儘管一些經濟學家批評了各種形式的混合經濟的經濟效應。

理解混合經濟體系

大多數現代經濟體都由兩種或多種經濟體系混合而成,經濟體在連續統一體中的某個階段會逐漸衰落。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並肩作戰,但它們可能會爭奪相同的有限資源。混合經濟體系不會阻止私營部門追求利潤,但會規範商業活動,並可能將提供公共產品的行業國有化。

例如,美國是一個混合經濟體,因爲它將生產資料所有權主要保留在私人手中,但也包含一些因素,例如農業補貼、製造業監管,以及某些行業(如信件遞送和國防)的部分或全部公有制。事實上,所有已知的歷史和現代經濟體都處於混合經濟體的某種連續性上。純粹的社會主義和純粹的自由市場都只是理論上的構想。

混合經濟與自由市場

混合經濟體制並非自由放任的體制,因爲政府參與規劃部分資源的使用,並可以對私營部門的企業施加控制。政府可以通過向私營部門徵稅以及利用稅收資金促進社會目標來實現財富再分配。

貿易保護、補貼、定向稅收抵免、財政刺激以及公私合作是政府幹預混合經濟體的常見例子。這些措施不可避免地會造成經濟扭曲,但它們是實現特定目標的工具,儘管存在扭曲效應,但這些目標仍有可能成功。

各國通常會干預市場,通過創造集聚區和降低進入壁壘來促進目標產業發展,從而獲得比較優勢。這種做法在20世紀東亞國家實施的出口導向型增長戰略中十分常見,該地區也已成爲衆多行業的全球製造中心。

一些國家專注於紡織業,另一些國家則以機械設備聞名,還有一些國家是電子元件中心。這些行業之所以崛起,是因爲政府在年輕企業達到競爭規模後對其進行了保護,並推動了航運等相關服務的發展。

混合經濟與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意味着生產資料的公有制或集中制。社會主義的支持者認爲,中央計劃可以造福更多人。

社會主義者不相信自由市場的結果能夠實現古典經濟學家所假設的效率和優化,因此社會主義者主張將所有產業國有化,並徵用私有資本貨物、土地和自然資源。混合經濟體很少走向這種極端,相反,他們只發現少數干預措施能夠實現自由市場難以實現的結果。

這些措施包括價格管制、收入再分配以及對生產和貿易的嚴格監管。幾乎所有情況下,這還包括對特定行業(稱爲公共產品)進行社會化。這些行業被認爲是必需的,經濟學家認爲自由市場可能無法充分供應,例如公用事業、軍隊和警察部隊以及環境保護。然而,與純粹的社會主義不同,混合經濟體通常在其他方面保持對生產資料的私有制和控制。

混合經濟的特徵

混合經濟通常兼具市場經濟和強大公共部門的特徵。雖然大多數價格由供求關係決定,但政府可能會通過對某些商品設定價格下限或上限,或將公共資金投入某些行業而犧牲其他行業來干預經濟。

以下是混合經濟政策的常見例子

社會福利項目

大多數混合經濟體,即使是高度市場化的經濟體,也會爲生活在貧困線或貧困線附近的人羣提供福利。在美國,聯邦政府爲低收入人羣提供補充營養援助計劃 (SNAP) 福利醫療補助 (Medicaid)公共住房,而許多州政府也提供各自的福利。

西歐許多國家都有極其慷慨的社會福利計劃,以及政府提供的醫療保健和強有力的勞工保護。

價格控制/補貼

雖然混合經濟體的價格通常由市場決定,但政府可能會進行干預,以防止某些商品的價格上漲或跌破某個水平。例如,大多數混合經濟體都制定了最低工資法,以防止對勞動力的剝削,並可能使用補貼來支持農民或其他關鍵行業。

嚴格的商業法規

雖然大多數商業活動受自由市場引導,但政府可能會採取監管措施,保護公衆免受危險產品、污染或壟斷商業行爲的侵害。許多混合經濟體都制定了反壟斷法,以確保市場保持競爭力。

混合經濟的優點和缺點

混合經濟兼具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諸多優點。自由企業、市場價格和私有財產等資本主義原則激勵着創新和效率,而福利國家和價格管制則保障着最低生活水平。

然而,社會福利計劃可能會造成高額稅負並扭曲市場。根據菲利普斯曲線,諸如最低工資法之類的價格管制措施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減少就業。其他干預措施,例如住房保障或免費醫療,有時也會導致物資短缺,因爲定價並不能反映物資的供應情況。

混合經濟還允許政府通過選擇性干預經濟來設定其戰略重點。例如,美國對某些農業和製造業給予稅收優惠,因爲它們被認爲對國家的長期經濟健康至關重要。

混合經濟還可能導致競爭減少或監管俘獲,因爲私人利益集團會遊說爭取有利的監管和稅收待遇。這可能會產生負面效應,導致監管由行業而非政策制定者制定。

優點

  • 通過市場激勵提高效率和生產力。

  • 對最貧困人口的福利保障極低。

  • 允許政府通過經濟政策設定戰略重點。

缺點

  • 不能避免政府幹預的市場扭曲效應。

  • 由於商業利益集團爲爭取有利的監管而開展活動,可能會屈服於監管俘獲。

  • 提高稅收以支付福利國家政策。

混合經濟的歷史與批判

“混合經濟”一詞在二戰後在英國逐漸流行,儘管當時許多與之相關的政策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已提出。許多支持者都與英國工黨有關。

批評人士認爲,經濟計劃和市場經濟之間不可能存在中間地帶,許多人——即使在今天——仍然質疑其有效性,認爲它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結合。那些認爲這兩個概念不相容的人認爲,一個經濟體中要麼盛行市場邏輯,要麼盛行經濟計劃。

古典學派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認爲,要麼是價值規律,要麼是資本積累,纔是經濟的驅動力;要麼是非貨幣形式的估價(即非現金交易)纔是最終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這些理論家認爲,由於資本積累的持續循環,西方經濟仍然主要以資本主義爲基礎。

從路德維希·馮·米塞斯開始,奧地利經濟學家就認爲混合經濟不可持續,因爲政府幹預經濟的意外後果,例如價格管制經常導致的短缺,將持續引發人們要求進一步加大幹預力度以抵消其影響的呼聲。這表明混合經濟本質上是不穩定的,並且隨着時間的推移,它總是會趨向於更加社會主義的狀態。

自20世紀中葉以來,公共選擇學派的經濟學家們就已闡述,政府決策者、經濟利益集團和市場之間的相互作用,如何導致混合經濟中的政策偏離公共利益。混合經濟中的經濟政策不可避免地會將經濟活動、貿易和收入的流向從某些個人、企業、行業和地區轉向其他。

這不僅本身會造成經濟的有害扭曲,而且它總是會造成贏家和輸家。這爲利益相關方提供了強大的激勵,使他們將部分資源從生產活動中抽離出來,用於遊說或以其他方式試圖影響經濟政策,使其對自身有利。這種非生產性活動被稱爲尋租

現實世界的例子

從技術層面上講,幾乎每個國家都可以被視爲混合經濟體,因爲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一定程度的政府幹預或市場活動,很難維持經濟活動。即使是朝鮮,也允許有限數量的私人市場存在。

但混合經濟的最佳範例是那些政府在引導市場經濟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國家。許多西歐國家被認爲是混合經濟體,因爲政府提供慷慨的福利計劃,並對商業活動實施嚴格的監管。例如,美國就有許多惠及窮人的社會項目,以及一些國有企業

相反,許多社會主義國家由於其龐大的私營部門,可以被視爲混合經濟體。中國和越南都成功地將許多國有企業私有化,同時保留了政府在經濟事務中的主導作用。

混合經濟有哪些特點?

混合經濟的特點包括由供求決定公平價格、保護私有財產、促進創新、就業標準、限制政府對商業的干預但允許政府提供總體福利、以及由參與者的自身利益來促進市場。

混合經濟的缺點是什麼?

混合經濟強調利潤高於一切,包括公民的福祉,各個層面都容易出現管理不善,由於財富分配不均,造成整個人口的經濟不平等,由於政府幹預導致效率低下,工人階級可能受到剝削。

經濟體系的四種主要類型是什麼?

經濟體制的四種主要類型是純粹的市場經濟、純粹的指令經濟、混合經濟和傳統經濟。

哪些國家實行混合經濟?

混合經濟的國家包括美國、英國、瑞典、冰島和印度。

歸納總結

混合經濟兼具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許多優點,同時也存在一些缺點。這種經濟類型允許政府提供公共產品和基本安全網,同時享有市場經濟的生產力。實際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是混合經濟體,儘管有些國家更以市場爲導向,而有些國家則更以國家主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通貨膨脹的原因是什麼?誰從中獲利?

通貨膨脹是衡量一個經濟體中商品和服務價格上漲速度的指標。如果出現通貨膨脹,導致食品等基本必需品價格上漲,就會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概要通貨膨脹是衡量一個經濟體中商品和服務價格上漲率的指標。當價格因原材料和工資等生產成本增加而上漲時,就會出現通貨膨脹。由於消費者願意爲產品支付更多費用,產品和服務需求激增可能導致通貨膨脹。

新冠疫情如何改變消費者購物行爲

新冠肺炎疫情幾乎影響了美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購物也不例外。它改變了我們購買什麼、如何購買以及支付方式。讓我們來看看冠狀病毒危機特別影響的一些領域:先買後付 (BNPL)等購買方式;房屋和汽車購買;以及實體店的運營及其與電子商務的關係。我們將研究這些趨勢並評估哪些趨勢可能會持續下去,標誌着購物習慣的根本轉變。

一個世界,一種貨幣:行得通嗎?

世界貨幣的想法當然不是什麼新鮮事。 1969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創設特別提款權(SDR)作爲補充性全球儲備資產。 SDR的價值基於一籃子五種貨幣:美元、日元、歐元、英鎊和人民幣。雖然SDR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貨幣,但它確實起到了補充成員國官方貨幣儲備並在經濟困難時期提供流動性的作用。

次貸危機的燃料

數十家抵押貸款機構在幾周內宣佈破產。市場充滿了對全球信貸緊縮的擔憂,這影響了所有類別的借款人。各國央行利用緊急條款向陷入恐慌的金融市場注入流動性。房地產市場在經歷了多年的歷史高點後暴跌。 2006 年下半年和 2007 年止贖率同比翻了一番。

中國經濟崩潰對美國有利嗎?

2008 年金融危機過去近七年後,許多全球經濟體已恢復到適度穩定和增長的狀態。事實上,美聯儲和其他主要經濟體預計將在2015年底前加息並放棄量化寬鬆政策。除希臘外,歐元區其他地區也開始出現強勁的井噴式增長。然而,許多人預期的富有成效的經濟氣候可能會停止,因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增長已降至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資本主義經濟的主要特徵

世界各國採用幾種不同類型的經濟制度,其中兩種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資本主義通常被稱爲最純粹的自由市場經濟。一種常見的社會主義類型是共產主義。這些經濟體系中蘊含着政治和社會因素,這些因素影響着每個體系的純粹程度。換句話說,許多資本主義國家都交織着社會主義的元素。

相關詞條

競爭均衡:定義、何時發生以及示例

什麼是競爭均衡?競爭均衡是指在價格自由決定的競爭市場中,利潤最大化的生產者和效用最大化的消費者達到均衡價格的條件。在這個均衡價格下,供給量等於需求量。換句話說,各方——買家和賣家——都對自己得到了公平的交易感到滿意。要點當利潤最大化的生產者和效用最大化的消費者確定一個適合各方的價格時,就會實現競爭均衡。

總供給解釋:它是什麼,它是如何運作的

什麼是總供給?總供給,也稱爲總產出,是一個經濟體在給定時期內以給定總價格生產的商品和服務的總供給量。它由總供給曲線表示,描述了價格水平與企業願意提供的產出數量之間的關係。通常,總供給與價格水平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總供給通常按一年計算,因爲供給的變化往往滯後於需求的變化。

自然壟斷定義

什麼是自然壟斷?自然壟斷是一種壟斷類型,通常由於高昂的啓動成本或在特定行業開展業務的強大規模經濟而存在,這可能會給潛在競爭者帶來巨大的進入壁壘。具有自然壟斷地位的公司可能是某個行業或地理位置的產品或服務的唯一提供者。自然壟斷可能出現在需要獨特原材料、技術或類似因素才能運作的行業。

社會主義

什麼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是以生產資料公有制(也稱爲集體所有制或公有所有制)爲基礎的民粹主義經濟和政治制度。這些手段包括用於生產旨在直接滿足人類需求的商品的機器、工具和工廠。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是指兩個左翼經濟思想流派的總稱。

資本主義

什麼是資本主義?資本主義是一種經濟體系,其中私人或企業擁有資本貨物。商品和服務的生產基於一般市場的供求——稱爲市場經濟——而不是通過中央計劃——稱爲計劃經濟或命令經濟。最純粹的資本主義形式是自由市場或自由放任資本主義。在這裏,私人不受限制。他們可以決定在哪裏投資、生產或銷售什麼,以及以什麼價格交換商品和服務。

補貼:定義、運作方式、優點和缺點

什麼是補貼?補貼是通常由政府向個人、企業或機構提供的福利。它可以是直接的(例如現金支付)或間接的(例如稅收減免)。補貼通常是爲了消除某種類型的負擔,並且通常被認爲符合公衆的整體利益,旨在促進社會福利或經濟政策。要點補貼是對個人或企業的直接或間接支付,通常以政府現金支付或有針對性的減稅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