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安任命SB Seker爲亞太區監管事務主管,此舉被視爲對亞太地區的戰略舉措。CryptoNews 和The Block等國際媒體報道了這一任命,該任命正值亞太區監管調整之際,旨在使該交易所的合規流程在主要市場更加一致。
Chainalysis 部門的地理報告也證實了區域趨勢,而最近的監管幹預措施,例如AUSTRAC於 2025 年 8 月 22 日發佈的審計令,允許 28 天內任命外部審計師,凸顯了交易所治理的壓力。值得注意的是,此舉是本地要求與全球標準日益趨同的趨勢的一部分,這將對加密貨幣監管產生直接影響。
根據我們合作的行業分析師收集的數據,在過去12到18個月中,亞太地區交易所與監管機構之間的正式互動顯著增加,並日益關注反洗錢、儲備證明和數據治理。我們跟蹤的運營商報告稱,公衆諮詢和運營調整請求有所增加,尤其是在新加坡和香港等樞紐地區。
簡而言之
- SB Seker 將負責與亞太地區監管機構的協調以及當地合規政策的實施。
- 這一舉措是多年來全球對幣安施加法律壓力的體現,標誌着該地區爲提高運營穩定性所做的努力。
- 立即關注透明度、反洗錢控制以及產品與新加坡、香港和泰國框架的協調。
- 預計該地區用戶和機構運營商的監管可預測性將提高。
SB Seker 是誰?幣安爲什麼選擇他?
SB Seker 曾擔任Crypto.com的高級領導職務,擁有豐富的法律專業知識、公共部門和金融科技經驗。據媒體報道,他負責管理亞洲地區的產品開發、合規和機構關係,與螞蟻集團等實體合作,並擔任新加坡監管機構的職務。一個有趣的方面是,他將運營經驗與監管洞察力相結合,這在亞太地區通常至關重要。運營和監管背景的結合正是幣安致力於在該地區加強的要素。
亞太地區的任務和運營重點
Seker 的任命意味着公司將專注於可衡量的成果和更佳的決策可追溯性。在此背景下,公司將根據時間階段、合規性和產品目標制定相應的方法:
- 監管協調(0-3個月):與地方當局建立穩定的溝通渠道,瞭解具體國家/地區的要求,安排技術會議,並更新內部政策。協調工作部分集中進行,部分地方化,應能減少摩擦和解釋分歧。
- 合規與管控(3-6個月):加強KYC/AML(瞭解你的客戶/反洗錢)審覈、關鍵流程審計、強化數據治理和決策記錄。需要注意的是,託管和資產隔離要求也將成爲影響這一階段的重要因素。
- 產品和市場(6-12個月內):調整發行方案以適應不同的框架(例如牌照、信息披露、槓桿限制),提高風險指標的透明度。目標是提高不同市場上市、流動性和風險狀況的一致性。
- 機構關係(持續進行):參與公共論壇、參與諮詢,併發布包含共享運營方案的白皮書。在此領域,與其他行業同行的合作可以成爲制定共同標準的槓桿。
背景:亞太地區法規的演變
亞太地區會計準則委員會正在制定更嚴格、更統一的標準,以促進解釋的清晰度。具體如下:
- 新加坡: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制定的數字支付代幣制度,包括零售限額以及託管和隔離要求。該監管旨在降低交易對手風險和行爲風險。
- 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設立的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發牌制度,涵蓋上市、託管和投資者保障等規則。信息披露得到加強,包括治理和內部控制方面的信息披露。
- 泰國:泰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提出加強加密貨幣運營商廣告和行爲監管,要求提高透明度和問責制。重點是監控針對散戶的監管行爲。
該監管框架推動交易所實現內部流程標準化,並與監管機構建立更結構化的互動。此外,該框架還增強了市場之間的可比性,這對機構運營商和獨立審計至關重要。
數據和趨勢
- 該地區包括一些鏈上交易量和零售採用率最活躍的市場,正如Chainalysis等行業的地理報告所強調的那樣。
- 反洗錢/KYC 要求、準備金證明和交易對手風險管理的壓力越來越大;最近的干預措施(例如,AUSTRAC,2025 年 8 月 22 日)爲外部審計師設定了明確的操作期限。
- 新加坡和香港等樞紐之間競爭激烈,力圖通過清晰的規則和可預測的執行吸引運營商。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透明度和託管的最低標準趨於一致。
過去的負擔:制裁與未來的教訓
近年來,幣安面臨着廣泛的訴訟和制裁。其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與美國司法部於2023年達成的一項超過40億美元的協議。
對用戶和市場的預期影響
加強與監管機構的協調可以鼓勵機構資本進入,降低服務中斷的風險,並提高散戶投資者的信息質量。關鍵在於創新與監管嚴謹性之間的平衡:在亞太地區,這種平衡直接影響流動性、上市和產品策略。從長遠來看,更高的監管可預測性往往能夠穩定合規性,並使牌照發放路徑更加清晰。
監控的後續步驟
- 與新加坡和香港當局舉行會議並參與正在進行的磋商的公開議程。
- 更新許可證登記冊和/或本地提交的申請。
- 針對零售用戶的託管、資產隔離和風險披露的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