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市場的十年形態:註定出現機會的第七年

  |  

註定出現機會的第七年

顯然,在有些年份中買入股票要優於其他年份。我重點研究如何找出時機最佳、最具爆發力、最可能大幅上漲的年份。當然,你也可以買入並長期持有股票來掙錢——這並非明智之舉。我希望只在瞭解市場規律之後再下注。

除了之前所述的十年形態之外,我們現在又知道了一種發現股票買入時機的方法。20世紀60年代發現的指標顯示尾數爲7的年份年底都是重大的買入時機,結果1977年、1987年和1997年都是賺大錢的年份,這種情形是巧合嗎?這之中的每一年的年底,投資人都有絕佳的買點。我認爲這種情形有其背後運行的原因,宏觀經濟或者經濟週期,或者其他諸如此類的原因,因爲這種形態重複的次數實在太多了,太頻繁了,不可能只是數字的隨機波動。


圖1-1 1854年至今的艾克斯-豪頓股票價格指數

現在我們再次研究1854年至今的艾克斯-豪頓股票價格指數(見圖1-1)。我們會發現同樣的現象:在1857年年底股價觸底,隨後股價幾乎上漲了一倍;1867年股價下跌後出現同樣可觀的漲勢,一直持續到1869年的頂點。

你知道嗎?時間週而復始到了1877年,股市在那年年中再次觸底,然後在下半年展開爲期兩年的上漲。我們再看看1887年,股價再度在秋季見底,然後開始了爲期兩年半的持續上漲。

1897年的情況與之前的情況基本相同:股價在年初觸底,到了第二季度出現反彈,到當年秋天回撤,而這正是第7年的買進時機,然後股市又開始了一次爲期兩年的上漲。1907年的底部來得晚一些,在年底大約12月時出現,隨後就是又一次爲期兩年的上漲。

1917年幾乎是1907年的翻版;股價再度在年底下跌,然後開始了另一次爲期兩年的上漲。接着是1927年,人們還能發現什麼嗎?這一年似乎沒有重大的底部機會,股票價格直線上漲。但是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1927年秋季股價曾在短期內維持穩定,從高點回撤之後,又一次展開歷時兩年的上漲,一直漲到1929年的高峯。

好的,接下來我們就可以參考摩爾研究公司的數據了。1937年股價報復性下跌,直到1938年第一季度觸底,然後展開另一次爲期兩年的上漲(這次第七年現象晚出現了3個月)。事實上,這與10年後的1947年的情況非常相似,但是指數全年大部分時間都是單邊上漲,秋天開始下跌,直到1948年2月中旬才見底。儘管之後並沒有出現持續兩年的牛市,股價僅僅在1948年有一次巨大的爲期一年的上漲。

1957年的股市走勢完全符合第七年現象模式。1957年上半年股價上漲,然後暴跌至10月的低點,然後美國股市就開始了另一次巨大的上漲。這與第七年現象預測的情形完全一致。

10年後,另一個更好的買入時機就出現了。股價在1967年的上半年大漲,在1968年2月觸底,然而之後的兩年並非持續上漲,但整個1968年保持了上漲的趨勢。很明顯,歷史給我們展示了1967年下半年和1968年年初是很好的買入時點。

你是否覺得這些現象很有意義?我覺得是。那麼這其中有什麼道理嗎?我認爲與其尋找一些難以相信的論據,還不如在歷史進程中研究第5年和第7年以及第2年和第3年的規律。圖表不會說謊。這種現象確實存在,是否能學習利用過去,並在未來做出更好的投資,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

當然,我們在這裏談到的只是擇時的問題。我們還要面對另外一個選擇的問題——買入哪些股票。然而,大多數投資者對想買的股票都相當瞭解,他們只是不知道如何選擇正確的買入時機而已。在正確的時機買入或者賣出,收益差別很大。例如,從收益的角度來看,假如你在第6年年初買進股票,就不得不等到第8年纔會賺錢。如果你在尾數爲9的年份買進股票,你就不得不等待將近5年纔會賺錢。所以買入和賣出股票的時機非常重要。我認爲在投機中遵照十年形態是取得擇時優勢的重要手段。

20世紀60年代觀察得出的路線圖帶有某種玄妙的意味,甚至有一點神祕色彩,期望股價永遠遵循它來運行看上去很不合理。但大致來說,過去股市運行的軌跡與其基本一致,問題是21世紀的市場會繼續遵守這個規律嗎?這個問題要到21世紀結束才能找到答案。當然,我們可以觀察2001~2010年的最初十年的情況,看看這種形態是否會重複出現。我認爲這種形態會重複,而且程度會比你想象的高得多。決定性的考驗會在2005年後的某個時間出現。如果2005年又是一年熱鬧的上漲,整體價格形態也和十年形態一致,我將會對十年形態的有效性更加有信心,投資人應該更有信心把這種理念當成未來歲月,甚至未來數十年投資活動的重要的指導原則。

對過去發生的事情,市場似乎有重複的傾向。重複參考的運行框架就是十年形態。投資人應該在這種框架內尋找最適合買賣的買入時機。

最好的買入時機應該是尾數爲2和3的年份,其次是趨勢強勁的第5年,下一個買入機會應該是在尾數爲7的年份的秋季。

最後,長期投資人永遠不應該忘記大多數市場高點出現在尾數爲9和0的年份,例如1929年、1969年和1999年,當然還有2000年。

我將十年形態視爲股價將要遵循的最有邏輯的路線圖。我當然不希望價格每年或每10年都完全符合這種形態,如果股票交易這麼容易就沒什麼樂趣了。但是它給我們提出了絕佳的指引,指出路上哪裏應該轉向,以及什麼時候應該轉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5日均綫和10日均綫

均綫大多是主力操盤手臨盤決策的依據,所以散戶朋友對此應該有所洞悉,探明主力操盤軌跡是你首先要弄清楚的事情。今天先講攻擊綫(5日均綫)和操盤綫(10日均綫)。攻擊綫所謂攻擊綫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5日均綫。有的朋友覺得很可笑,五日均綫還用講嗎,這個傻瓜都知道。事實上問題就齣在這裏,越簡單的你反而不會花大力氣去學習深究其裏。

均綫金山榖銀山榖圖形

前段時期,小王見某股從底部上來時齣現瞭一個嚮上跳空缺口(見圖1箭頭A所指處),與此同時,該股5日均綫、10日均綫、30日均綫也形成瞭多頭排列。從技術上說,齣現嚮上跳空缺口和多頭排列都是做多的信號。於是,小王在該股跳空缺口形成的第二天就重倉追瞭進去。但不料該股很快就衝高迴落,結果小王被套住瞭。

KDJ指標的實戰經驗應用(一)

在券商傳統常用的錢龍軟件中,技術指標就有幾十中,讓新股民投資者無所適從,隨着電腦的普及,特別是股票專業軟件的不斷創新,一些股票軟件帶有自編指標函數,更讓技術指標愛好者樂此不疲勇於改編創新,網上流行的指標更是成千上萬,也讓老股民指標目不暇接,其實萬變不離其宗,無非價量均線不同組合表達方式的變異,

冠軍魔咒(四):聰明的失敗遠勝糊塗的成功

我們繼續深入關於冠軍魔咒的研究,進入一個更加重要但是更少有人研究的領域——失敗之後怎麼辦?儘管冠軍容易跌倒,但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冠軍還有可能再爬起來。事實上,2009年的冠軍L先生、2010年的冠軍C先生等,都有過產品淨值被腰斬之後,再度騰飛的事例。

MACD趨勢交易技術

趨勢的理論:在實戰中,趨勢綫主要用來研判市場趨勢。除此之外,投資者還要注意它的另外兩種用法。(1)支撐與阻礙上升趨勢綫對股價構成支撐作用,下降趨勢綫對股價具有阻礙作用。上升趨勢形成後,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波段高點進行連綫,可以得齣上升趨勢的上升阻力綫。上升趨勢綫對股價起到支撐作用,而上升阻力綫將對股價構成一定的壓力作用。

均綫炒股技巧!10日均綫買賣戰法

10日均綫買賣戰法 操作 上以"順勢而為,波段操作"為好。那怎樣波段操作呢?簡單講就是按照均綫,個股運行下破10日均綫,同時10日均綫嚮下運行,這是波段頭部,要賣齣獲利; 而當個股在30日、60日均綫獲得支撐,或者個股突破趨勢壓力綫,或突破長時間盤整,那就是安全的買入機會。

MACD柱狀綫“抽腳”波段買賣操作運用

MACD柱狀綫在0軸之下時用綠色柱綫錶示,簡稱為“綠柱”。在下跌過程中,柱狀綫會在0軸之下不斷嚮下發散,這是由於快綫DIF帶動慢綫DEA嚮下運行,並且DIF不斷遠離DEA。

期貨市場具有什麼基本經濟功能?

期貨市場在穩定與促進市場經濟發展方面有以下功能。(1)規避價格風險的功能。期貨市場最突出的功能就是爲生產經營者提供迴避價格風險的手段。即生產經營者通過在期貨市場上進行套期保值業務來回避現貨交易中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鎖定生產經營成本,實現預期利潤。也就是說,期貨市場彌補了現貨市場的不足。(2)發現價格的功能。

分時圖中的MACD實戰

個股的盤中運行常常會齣現強弱轉化,由強轉弱或者是由弱轉強,往往難以讓人把握,實盤操作中,結閤MACD指標綫的運行進行分析,可以得到更為準確的結論。弱勢股受均價綫壓製,這既體現在股價走勢上,也體現在MACD指標運行上。體現在MACD指標上的形態為:指標綫一直運行於0軸下方。

分形理論分形維數的分類

分形維數歐氏幾何學有着幾千年的歷史,它研究的是一些規整的圖形,如直線、圓、橢圓、菱形、正方形、立方體、長方體、球體等。這些不同類型的曲線和形狀都有一個共同的基礎—歐氏幾何,即它們可以被定義爲代數方程(例如,Ax+By+Cz=D)或微分方程的解集。

相關詞條

什麼是空白支票公司?它們的運作方式、風險和示例

什麼是空白支票公司?空白支票公司是處於發展階段的上市公司,沒有既定的商業計劃。它可用於作爲初創企業籌集資金,或者更有可能用於合併或收購其他商業實體。空白支票公司本質上是投機性的,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第 419 條規則的約束,以保護投資者。重點空白支票公司沒有既定的商業計劃。

什麼是股票借貸費用(借入費用)?定義和例子

什麼是股票借貸費用?股票借貸費或借入費是經紀公司向客戶借入股票收取的費用。根據證券借貸協議 (SLA) 收取股票借貸費用,該協議必須在客戶(無論是對沖基金還是散戶投資者)借入股票之前完成。股票貸款費用可以與股票貸款回扣形成對比,股票貸款回扣是那些將股票借給他人的人收到的付款。

投機指數定義

什麼是投機指數?投機指數的計算方法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美國證券交易所(以前稱爲美國證券交易所或 AMEX)交易量與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交易量的比率。該指數的高水平可能表明交易者的投機活動增加,因爲紐約證券交易所美國證券交易所傾向於列出比紐約證券交易所規模更小、風險更高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