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下半年起步的全球VE行業機會(需求穩定,供應環節集中度提高至寡頭壟斷的程度帶來的行業性機會。)
VE行業需求剛性、壁壘極高、寡頭合謀默契穩定:由於全球飼料行業的規模穩定以及VE在飼料成本中僅佔0. 3%,決定了VE的需求剛性。同時,由於日趨嚴格的環保(每年環保費用至少幾千萬)、巨大的初始投資(一條1萬噸生產線需要投資10億~20億元)、高度複雜的生產技術(20多步化學反應)以及穩定的壟斷寡頭合作關係(世界四大寡頭)使VE生產的進入壁壘極高。這本身決定了VE製造商受益於行業景氣的程度和可靠性非常之高。
1998年底,國際石油價格在跌至10美元見底後,一路震盪上漲至2006年7月的78美元/每桶,在經過階段性調整之後,於2007年1月再度開始上漲,從50美94元/每桶起步,迅猛飆升至2008年7月初147美元/每桶。石油價格上漲造成維生素生產成本上升,國際醫藥巨頭因爲成本等因素逐步減少或者退出小品種維生素的生產,這使VE的供應商更加集中。在下游需求剛性的局面下,供應結構的變化導致了行業議價能力的提高,隨着2007年下半年石油價格的突飛猛進,VE漲價成爲必然。
但是,不同的壟斷寡頭在面對行業機會時的把握能力也是有很大差異的,中國:VE主要生產商爲新和成(002001)與浙江醫藥(600216),兩者合計佔有世界市場的40%左右。但是,從2007年下半年VE開始漲價時的狀況來看,浙江醫藥由於在2007年VE行業景氣到來之際仍然對VE市場判斷較爲悲觀導致簽訂長單較多,直到2008年上半年公司仍有較大規模上年簽訂的長單尚未執行完,這顯著拉低了公司產品出售價格,致使公司受益VE行業景氣的程度大打折扣。從財務指標上可以看到,在2007年中報時,新和成與浙江醫藥的銷售淨利率都在1%以下,處於微利狀態,但是到2008年中報之時,新和成的銷售毛利率從15%上升到了63.52%,銷售淨利率上升到41. 48% ;而浙江醫藥的銷售毛利率從12. 4%上升到42. 66%,銷售淨利率上升到20.49%,與新和成的差距拉大到了20多個百分點。2008年中報浙江醫藥淨利潤同比增長11.15倍,新和成則同比增長13.25倍,兩者股價漲幅更是相差非常大,從2007年9月1日~2008年6月1日期間,新和成上漲了近4倍,而浙江醫藥僅上漲了2倍。
對行業集中度提高和議價能力增強帶來利潤轉移的經濟學解讀在完全競爭的市場中,企業面對的需求曲線是這樣的。
但實際上,絕大多數行業,每個企業的產品都多多少少是有一定的差異化的,這種差異化可以表現爲性能.質量.使用經驗、甚至購買的便利性等很多方面。這種悄況下,企業面對的是這樣的需求曲線。
就自己產品的差異化特徵,每個企業都是壟斷企業。
合謀的價值體現在使一種產品或者說產品的一種差異化特徵從竟爭市場的供給曲線向壟斷市場的供給決策移動的傾向。也就是合謀使產品價格產生由P"向P上升的傾向,當然,其效果會遜色於完全的壟斷,最終市場價格會停留在P'和P之間。
A圈代表行業產品同質化的部分,B圈代表B公司產品的特性,其中B圈和A圈交叉的部分代表B公司產品特性中和行業產品同質化的部分,C圈和A圈交叉的部分代表C公司產品特性中和行業產品同質化的部分,B圈和C圈交叉的部分代表B公司產品和C公司產品同質化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