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
相互验证只是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
- 需要注意的是,这项原则仅仅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即使经过相互验证也不意味着结果必然确定,仅仅是加大了一些安全系数。相互验证并非是现象之间简单的验证,它是指在受同一整体大环境制约的情况下,又受不同局部的相关制约要素影响的相互联系。虽然两者的具体制约因素不同,但是又受同一大环境的制约,因此才具备较强的相关性。
将牛市或熊市分为至少5个阶段的意义
- “在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基本运动已经反转的情况下,不要轻言已经转势或盲目地预言市场已经见顶或见底,否则逆势而为的结果必将是付出惨重的代价。”这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警句,但问题是怎样才能做到呢?假如你知道牛市的最后一个阶段一般会出现哪些征兆,就不至于被市场出现的十分看涨的假象所迷惑。
工业平均指数的演化
- 或许道氏已经预见到了,工业意味着发展与创新,工业是经济中最活跃的力量,所以他指出:“工业生产的发展最终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成长,它是驱动股市前进的根本动力。由于工业是经济中最活跃的力量,所以道氏一开始只打算编制一个工业指数。
相互验证的起源:指数的一分为二
- 道氏于1884年7月3日创立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当时只有11种股票,其中9种是铁路股票。1885年2月16日开始公布由12种股票构成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其中10种是铁路股票92种是工业股票。至1896年5月26日正式形成了以12种股票为基础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同时也意味着道氏理论正式创立。
根据道氏的描述确定的三重运动原理
- 道氏在道·琼斯股价指数体系上建立了这个理论的核心思想—三重运动原理,也就是股价指数的运动是由基本运动、次级运动和日常波动这三种趋势叠加而成的。通过股市具有三重运动的属性指出的是市场的结构和层次。因此,三种趋势的周期循环是我们建立市场结构的基本思想,目的在于通过牛市、熊市的状况来发现基本运动的规律。
每日开盘价相对最高价及最低价的重要性
- 这是关千大区间当日的第二个真理,也就是短线交易员一定要赶上的大行情波动日。大区间上涨的日子通常都是低开、高收;大区间下跌的日子都是高开、低收。这意味着在交易中必须考虑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是,如果我们自认为是在大区间上涨的日子进场,那就不要寻找低于开盘价很多的价位买入。
倾斜三角形加锯齿形加平台形的复合型调整的转化形态图是什么样的?
- 同一只股票的周线调整形态和日线调整形态是不一样的。
没有人能真正离开“股市晴雨表”
- 事实上,一般的股票交易者还可以适当地预测未来的经济活动,方法就是利用领先于经济循环的股价循环.而市场参与者如果不能正确预期未来的经济活动,财富将持续减少。他们会根据过去绩效、未来展望、个人偏好以及未来的预期等因素来进行评估,然后配置他们的经济资源。
通过指数发现系统性风险
- 由于指数的一个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明确指出系统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所以所有股票的共性也称为系统性。因此,一旦出现系统性风险,在理论上,投资任何一只股票都是要亏损的,通过研究股价指数的变化可以发现系统性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系统性风险,甚至可以规避系统性风险。
股市中的消息往往落后于市场
- 研究表明,消息不仅往往落后于市场,而P完全遵循相同的发展方式。尽管我们不能绝对肯定股市预测到了“5·12大地震,但是股市的确是在地震以前就跌了,而且地震后还继续跌了很长时间以及很大的幅度。在一个牛市的浪1和浪2期间,报纸头版报道的是会引起恐惧和忧郁的消息。
股市总是领先于经济数据
- 股价指数较政府公布的经济数据提前反映经济状况,这对于利用基本分析预测股市的参与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道氏理论的特征就是研究行业股价指数,并通过这些指数来预测经济。分析结果显示,股市信号领先一般经济的程度,是由两个不同的基准来衡量的:首先是股市的顶部与底部以及道氏确认日;其次是以明确的方式衡量股市的预测能力。
股指的重大变化领先于国民经济的重大变化
- 道氏在100多年前惊人地正确指出:“股价指数的重大变化要领先于国民经济的重大变化—股价指数是实业状况的晴雨表。”这是非常先进的观点。尽管实体经济中的各个行业之间的发展变化关系是不平衡的,或者说是不同步的,但确实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参与者可以利用这些产业链条上的逻辑关系来观察整体经济的发展状况,因此股市是实业状况的晴雨表。
一项哈佛大学的数据证明
- 在哈佛大学经济研究委员会1903-1914年的图表中,投机线总是位于商业线和银行线之前。这是事后计算得出的结果。由于在形成过程中采取了极端保守主义思想,并经过无数次修改,所以这种图表永远也无法与每日记录的、具备晴雨表功能的股价平均指数相提并论。
道氏理论的主要功能是预测国民经济
- 在很多时候,道氏理论的真正价值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道氏声称其理论并不是用于预测股市。他不曾打算用他的理论去预测股市,甚至也不是用于指导投资的,并认为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利用股市走向作为一般商业活动的“晴雨表”。
道氏理论利用客观公正的行业股指来预测难以量化的宏观经济
- 经济是有结构的,当结构出现了不合理的变形时,经济就会出问题。正是由于道氏注意到了并非所有股票齐涨齐跌,所以才将指数一分为二,因此联想到通过行业板块的节奏不一致来观察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
牛市熊市的转势期
- 图1“牛、熊市转势期”从上图可以看出,一轮牛市或熊市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或者五个次级运动。牛市第三期本身就包括牛市第5段和熊市第1段;熊市第三期本身也包括熊市第5段和牛市第1段。由于这个交叉部分很难分清是牛市的还是熊市的,所以这里将其命名为“牛、熊市转势期”。
股市中带有欺骗性的结构
- 牛市或熊市的三个时期就是三轮次级运动循环(即六段次级运动)。如果严格按照周期理论的分法,很难找到合适的熊市次级运动循环次序的分法;而以熊市定义作为依据的话,熊市的次级运动循环方式划分:在牛市第三期中包含熊市第一期的一部分;同理,熊市第三期中也包含下一轮牛市第一期的一部分。
让股息成为你投资组合的一部分
- 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时期,股息投资的想法简直可笑。当时,所有股票都以两位数的百分比上涨,没有人愿意从股息中赚取微薄的 2% 收益。在 20 世纪 90 年代的牛市结束后,股息再次具有吸引力。对于许多投资者来说,派息股票已经变得非常有意义。
欺编性使次级运动具有不可被操纵性
- 由于交易条件对次级运动的影响要比那些决定基本运动的因素更大,并且次级运动中的人为因素对趋势的影响作用很大,所以市场参与者认为次级运动带有一定的人为操纵的性质。同时,由于次级运动的诱骗功能使得我们常常看到操纵市场的人也被市场所欺骗,所以反而使得次级运动具有不可被操纵性。
次级运动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欺编性
- 由于次级运动是介于基本运动和日常波动之间的趋势,所以,虽然它有一定的规律,但规律性又不是很强,因此就会产生一定的欺骗效果。或许也是因此,道氏称次级运动为“骗人的次级波”。次级运动的这种欺骗性,根源于一轮牛市或熊市的最后一波可能将成为下一个熊市或牛市中的第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