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週期對大類資產收益的影響
經濟週期
概念和分類
經濟週期是指總體經濟活動的擴張和收縮交替反覆出現的過程,也稱經濟波動。每一個經濟週期都可以分爲上升和下降兩個階段。
自19世紀中葉以來,人們在探索經濟週期理論的過程中,各自根據所掌握的資料提出了不同長度和類型的經濟週期理論。根據經濟週期時期的長短我們可以把經雪濟週期劃分爲短週期、中週期和長週期。
(1)短週期或“短波”。短週期的長度平均爲40個月,是由英國統計學家基欽提出來的。基欽於1923年對美國和英國的詳細資料研究後指出,經濟週期有大小兩種。小週期的長度約爲40個月,大週期則是小週期的總和,一個大週期一般包括兩三個小週期。 所以我們把平均長度爲40個月的短週期叫做基欽週期。
(2)中週期或“中波”。中週期的長度平均爲8~10年,是由法國經濟學家朱格拉提出的,所以也稱爲朱格拉週期。朱格拉以國民收人、失業率和大多數經濟部門的生產利潤和價格波動爲標誌將經濟發展劃分爲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分別是繁榮、危機和清算,這三個階段反覆出現所形成的週期現象就是經濟週期。
(3)長週期或稱“長波”。長週期理論主要包括康德拉耶夫長週期.熊彼特的長波技術論和庫茲涅茨的“建築週期” 。
1. 康德拉耶夫根據美.美、法等國100多年來的批發物價指數、利率、對外貿易、能源的產量與消耗量的變動指出有一種更長的週期,其平均長度爲50年左右。這種50年左右的週期通常被叫做“康德拉耶夫週期”。驅動康德拉耶夫長波週期的主要因素是創新,每一個基礎技術創新階段都與一個特定的經濟發展時期相對應:創新的介紹期一復甦、擴散期一繁榮、成熟期一衰退衰落期一蕭條,正是創新的生命週期引致了長波的輪迴。
2. 康德拉耶夫的劃分後來被熊彼特借鑑,並以其創新理論爲基礎,以各個時期的主要技術發明、新能源的利用等爲標誌,進-步把100多年以來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分爲三個波。
熊彼特綜合週期:每一個50~60年的長週期包括6個8~10年的中週期,每一箇中週期包括3個長度約40個月的短週期。
3. 庫茲涅茨於1930年根據英美、法、比利時等國19世紀初到20世紀初60種工農業主要產品價格的變動情況,提出了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存在着長度從15~25年不等的長期波動過程形成平均長度爲20年左右的“長期波動”。這一週期被稱爲“庫茲涅茨週期,由於該週期主要以建築業的興旺和衰落這一週期性波動現象爲標誌加以劃分,因而又稱爲“建築週期。
實體經濟就是在這樣各種各樣不同驅動力驅動的不同類型週期綜合作用下複雜運行的。借用一句名言“長期來看,我們都要死去”,所以,長週期只能作爲我們關注的宏觀背景,短週期和中週期纔是我們研究分析和應用的重點。
研究重點
(1)中週期(中波):平均一個週期爲8~10年。又叫朱格拉週期(或資本性支出週期,寓意簡化爲週期波動的主要驅動因素爲資本支出的波動)。
(2)短週期(短波):平均一個週期長度爲40個月。又叫基欽週期(或存貨週期,寓意簡化爲週期波動的主要驅動因素爲存貨的變化)。
對資本市場的影響
(1)經濟週期的直接表現是產品和服務提供能力與需求之間的長期平衡關係存在經常性的短期動態失衡。所以,經濟週期似乎是經濟生活中的必然,經濟總是有起有落的。
但是,人們對經濟週期卻總是反應過度,當出現暴跌的時候,許多人相信經濟再也恢復不了,而當出現繁榮的時候,人們傾向於認爲這種景象會長期持續。這種心理波動導致在經濟週期的不同階段,人們對不同特徵的資產予以不同的配置比例。
(2)研究經濟從收縮到擴張的起因有助於我們理解在經濟週期不同階段不同行業在資本市場中的不同表現
1. 被普遍接受的長週期經濟再復甦起因:新的技術發明使商業領域的自然利率高於實際利率,投資有利可圖,最終帶來新一輪投資的井噴。但是,新的技術發明並不是驅動經濟週期上升的唯一驅動力,實際上,它僅僅是一個觸發器。同時,技術發明的數量必須足夠多,從而足以點燃經濟的繁榮之火。
2. 再復甦的另一重要起因——心理取向:西 方經濟學之宏觀經濟學關於企業家投資行爲研究認爲,投資取決於兩方面。在外部經營環境既定的情況下,投資行爲既翻取決於利率,也取決於當時的“對未來經營環境的期待”+“社會的進取精神”,所謂進取精神是指不畏懼風險積極冒險的企業氣勢。如果企業對未來的期待極高,在進取;精神作用下氣勢高漲,那麼即使利率上漲,投資熱情也不會那麼容易減退。相反,企業對未來不抱太大的期待,進取精神作用也不強烈,即使利率降低,投資熱情也不會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