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無論如何,關於資金在避險品種和風險品種之間流動的順序,我們在做交易之前就需要判斷,這個時候資金是在避險還是在冒險?這個弄明白以後,我們就知道這個時候的大方向是選擇做多還是做空,這是交易的大前提。例如在2007年至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資金選擇避險,所以大家持有國債,美國國債的大牛市得以延續甚至加速。2009年開始由於各國開始爭相推出貨幣剌激經濟的政策導致流動性氾濫,市場認爲這個時候可以出來賺更多錢,畢競融資成本很低而且持有國債的收益還是太少。那麼我們講資金流出了國債的市場以後,第一站先去哪裏?一般而言資金離開國債後第一站先奔股市,所以場外資金進場當然就會推升股票的價格,我們馬上就會看到股指上揚。
我們以美國的道格斯指數爲例。美國2007-2008年的金融危機,美聯儲量化寬鬆的手段,說白了就是印刷鈔票,他們把它叫作QE1,意思就是“量化寬鬆1.0版本"。這裏順便一提的是,升級換代並不是美國人的專利,雖然微軟從20年前的Win3.0,經過Win95. Win2000、WinXP一直升級到現在的Win8;蘋果手機今天也升級到了iphone5,往往後面加上阿拉伯數宇上就意味着將來是無窮無盡的升級計劃。其實兩千多年前中國第一次大一統之後的皇帝就叫始皇帝,就是秦朝裏帝1.0(秦始皇),後面皇帝叫秦朝皇帝2.0(秦二世),可惜的是後面沒有繼續升級下去就被項羽給滅了。這次的QE1美國人印了6千億美元,中國發了4萬億人民幣,隨後我們看到資金離開國債市場進入美國股市,美股展開了一個大牛市,中國的A股也脫離了1664低點,最終漲到3478點,許多個股表現突出,股價超過2006年創下的6124高點時的價格甚至翻倍的不在少數。
我們從圖1-4上可以看到,道指從6600點左右漲到現在的15500點附近,翻了一倍還要多。這裏還要順帶講一下,就是資金對於經濟的發展是非常敏感的,在危機到來前它們會提前撤退,而復甦來臨前它們又會提前入場。從圖1-5可以看出,美國的地產指數顯示其實在2006年就有資金開始離場,當然美國金融危機大家都說是2008年以雷曼兄弟供閉作爲標誌,很多媒體把貝爾斯登、雷曼兄弟倒閉作爲金融危機的標誌,其實到2008年的時候經濟危機已經快結束了,這個時候再去印製鈔票可能已經太遲了,而且今天金融危機是爲昨天的貪婪買單而已,是個必然的結果。出來混遲早要還的,是泡沫遲早要破的。市場的盛衰就像潮汐的漲落,自有它內在的自然規律,真的需要一個美聯儲這樣的機構出來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嗎?此中大有問題可以研究,我們就此打住,暫且按下不做過多討論。另外,交易美國股指如果能關注美國的非農數據,可以把握月線級別的大行情。
當然印錢了以後,經濟又來了一個二次探底,但二次探底未創新低,我們從圖1-5中可以看到道格斯新屋開工指數在2011年4季度的時候下探但未跌破2009年的低點。這個時候國債價格回落,資金流出了國債市場開始追捧風險資產,美國股市隨後有一輪強勁上漲。我們還可以從圖1-6中看出國債與股市中的新屋開工板塊的負相關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