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非控制性權益?
非控制性權益,也稱爲少數股東權益,是指股東持有少於50%的流通股,且無法控制公司決策的所有權。非控制性權益以實體的淨資產價值計量,不包含潛在的投票權。
如今,大多數上市公司的股東都被歸類爲非控股股東,即使持有一家公司5%到10%的股權也被視爲大量持股。非控股股東與控股股東(即多數股權)不同,控股股東擁有投票權,並且通常能夠影響公司的發展方向。
概要
- 非控股權益,也稱爲少數股東權益,是指股東擁有不到 50% 流通股的所有權地位。
- 因此,少數股東無法親自控制公司決策或投票。
- 直接非控制性權益按比例分配子公司所有記錄的權益(收購前和收購後的金額)。
- 間接非控制性權益僅獲得子公司收購後金額的按比例分配。
- 非控制性權益的對立面是控制性權益,即股東擁有決定公司決策的投票權。
瞭解非控制性權益
大多數股東在購買普通股時都享有一系列權利,包括在公司盈利充足並宣佈派發股息時獲得現金股息的權利。股東還可能有權對公司重大決策(例如合併或公司出售)進行投票。一家公司可以發行不同類別的股票,每種股票都享有不同的股東權利。
非控制性權益通常分爲兩種類型:直接非控制性權益和間接非控制性權益。直接非控制性權益按比例分配子公司所有(收購前和收購後)的權益。間接非控制性權益僅按比例分配子公司收購後權益。
通常,投資者要等到控制5%到10%的股份後,纔會向董事會和管理層提出具體建議,向董事會提出變更建議,在股東大會上提出變更建議,並與其他投資者合作,以提高其行動的成功率。這類投資者被稱爲激進投資者。激進投資者的行動風格和目標多種多樣,涵蓋從尋求運營改進到重組,再到自然環境和社會政策等諸多方面。
財務報表和非控制性權益
合併財務報表是指將多個實體的會計記錄合併爲一套財務報表。這些實體通常包括作爲多數股東的母公司、子公司或被收購的公司以及非控股權益公司。合併財務報表允許投資者、債權人和公司管理人員將三個獨立的實體視爲一家公司。
合併財務報表還假設母公司與非控股股東共同收購子公司的股權。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或母公司與非控股股東之間的任何交易,均應在合併財務報表編制前予以抵銷。
非控制性權益示例
假設母公司收購XYZ公司80%的股份,而一家非控股股東收購新成立的子公司XYZ剩餘的20%的股份。子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和負債將調整至公允市場價值,並用於合併財務報表。如果母公司和非控股股東支付的金額超過淨資產的公允價值,則超出部分將計入合併財務報表中的商譽賬戶。
商譽是收購一家公司時產生的一項額外費用,收購價格高於公平市場價值。商譽在進行減值測試後,會隨着時間的推移攤銷至費用賬戶。此操作遵循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 批准的收購會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