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中,是否有牛市並不重要,關鍵在於是否能抓到牛股。抓住了牛股,就等於抓住了牛市。
牛市行情具有一定的週期性,往往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等到一次大牛市,即使在牛市中也需要選中能大漲的主流熱點品種,否則仍然難以獲取理想的收益。在整體牛市難得一遇的時候,選擇牛股無疑更具有現實意義。
即使是在2008年的低迷市場環境中,仍然誕生了一大批熊市牛股,如:匯源通信、珠江控股、光華控股等上漲兩倍多;許繼電氣、宏源證券、*ST泰格、冀東水泥、沙河股份、寶石A、德賽電池、紅太陽、國恆鐵路、綠景地產、力合股份、深深寶A、綿世股份、深國商、中糧地產、東方賓館等上漲一倍多。至於張幅超過50%以上的個股更是不計其數、
如果選擇了這些股票,投資者就不必畏懼股市的惡劣走勢,也不必擔心被弱市所套牢。即使一時不慎被套牢,也可以通過換股的方式,重新選擇更有贏利機會的股票來實現解套和扭虧爲盈。
投資者更不必擔心弱市沒有投資機會,事實上,股市中從來都不缺少投資機會,關鍵在於是否能發現這些機會。只要能夠準確選股,投資者在任何市場環境中都是可以贏利的。
歸納總結分析那些熊市牛股的成長規律,可以瞭解到牛股的具體特徵,具體可以通過牛股的“首、眼、腿、蹄、尾”等方面來識別:
牛首
牛首是價值。通過對近年來的超級牛股進行全面分析可以瞭解到,大部分牛股的產生是伴隨着業績的增長,這是個股走強一個關鍵性因素。如果說題材和概念是個股強勁上漲的外因的話,那麼價值提升就是支撐個股上漲的內因。
牛眼
牛眼是題材。題材是個股行情的催化劑,並且可以決定個股的命運,有些具有潛在題材的股票,最終將會成爲市場中的強勢金股,例如股市中的壟斷題材,就是最容易出現金股的寶地。巴菲特的投資邏輯中就有這樣的規則稱其是:一生追求消費壟斷企業。巴菲特所選的股票中有很多是具有壟斷性的公司,例如早期的美國運通信用卡公司和迪斯尼。
牛腿
牛腿是概念。股市中熱點的形成需要概念做文章,概念是調動人氣和吸引資金的必要手段。概念的成敗關鍵在於市場號召力,例如風電設備等新能源概念、3G概念、實質性資產重組、大股東回購等都曾經制造出各種熱點股票。但是在投資概念性熱點時要注意概念的時效性,概念畢竟有其生命週期,不可能長久不衰的。
牛蹄
牛蹄是資金。牛股的產生與大資金的介入是息息相關的。如果單單是憑藉利好消息,股價雖然能瞬間衝高,但往往是縣花一現。只有大資金的介入才能使得個股出現持續性上漲。近年來在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和引進各類資金的政策支持下,市場資金構成呈現多極化特徵,研究主流資金的動向是識別牛股的關鍵因素之一。
牛尾
牛尾是量價。即使選中了牛股,投資者還需要把握牛股的買賣時機,這需要從技術分析的角度入手。由於市場中所有的技術分析都建立在價格和成交量這兩大要素的基礎上,掌握了價量分析實際上就是掌握了技術分析的根本、在股市投資過程中,只有從價量分析入手,才能認清行情的本質,瞭解市場的趨勢和準確把握市場的機會。通常情況下,低價地量是買進機會,放量突破是追漲時機,量價配合理想是持股時期,高位量價背離是賣出時機。
無論是牛市還是熊市,歷史上的每隻牛股都具有上述特徵之一,有的是因爲題材而上漲,有的是因爲概念而上漲,有的是因爲業績大幅預增和扭虧爲盈而上漲,也有些是因爲強大資金介入而上漲,但多數情況下,牛股會具有其中的多種特徵。投資者可以通過這些特徵來識別牛股,把握牛股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