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公共事業振興署 (WPA)?
公共事業振興署(WPA)是由時任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於1935年創建的一項計劃,旨在促進就業,提升資金短缺的美國人的購買力。WPA在大蕭條時期實施,旨在通過爲數百萬技術工人和非技術工人提供廣泛的工作崗位,涵蓋從基礎設施建設、公共設施建設到藝術和製造業等各個領域,從而消除高失業率。
工程振興署(WPA)於1939年更名爲公共事業振興署(WPA),並最終於1943年解散,當時美國正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並轉向戰時經濟。至此,WPA已成功爲850萬美國人創造了就業機會,聯邦政府爲此付出了約110億美元(相當於2021年的2160億美元)的代價。
摘要
- 公共事業振興署 (WPA) 由時任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於 1935 年創立,旨在爲美國日益增長的失業人口提供就業和收入。
- 到 1943 年該計劃終止時,已有 850 萬失業的美國人找到了工作,聯邦政府爲此總共花費了大約 110 億美元(相當於 2021 年的 2160 億美元)。
- 爲了確保分配的資金得到合理使用,項目提案通常從地方層面開始,並由更高級別的多個部門進行審查。
- 創造了各種類型的就業機會,儘管其中大多數都集中在建築項目上。
瞭解公共事業振興署 (WPA)
公共事業振興計劃(WPA)是羅斯福新政的一部分,羅斯福新政是一系列旨在幫助美國經濟從大蕭條中復甦的國內項目。該計劃於1934年構思,當時美國約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失業。次年,根據1935年《緊急救濟撥款法》的授權,羅斯福新政以行政命令的形式正式實施。
如今,創造就業機會已成爲政治競選的陳詞濫調。然而,在20世紀30年代,政府爲民衆發放工資的想法相對來說還鮮爲人知,同樣鮮爲人知的還有由羅斯福開創的聯邦層面的福利金髮放。
羅斯福斥資數十億美元幫助數百萬美國人重返工作崗位的計劃是一個宏大的想法。在資金短缺、經濟陷入低谷的情況下,政府承受不起任何挫折。
項目提案通常由地方政府提出,然後由更高級別的多方審覈。市縣政府會評估自身需求和失業數據,並將所有提案提交給WPA州辦公室。如果州辦公室認爲某個提案有價值,就會將其提交給位於華盛頓特區的WPA總部,總部會進行審覈,如果滿意,則會提交總統辦公室進行最終審批。
這個有時漫長的過程確保了納稅人的錢被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並且至關重要的是,防止了聯邦政府隨意向地方政府發放資金。
向戰時經濟轉型限制了WPA的使用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後,許多美國人被派往二戰戰場,或被要求協助製造武器,支援國內的戰爭。由於這些因素以及公共事業振興署(WPA),失業率接近0%。1942年12月,羅斯福呼籲終止WPA,稱其已不再必要。
同年12月,總統致函呼籲終止WPA。六個月後的6月,該命令正式執行,WPA正式關閉。
WPA 工作
人們常常把公共事業振興計劃(WPA)與讓非技術工人從事公共基礎設施項目聯繫起來。然而,實際上,失業者可以選擇的工作類型要廣泛得多。
“列舉公共事業振興署在其存在期間承擔和完成的所有項目,幾乎涵蓋了所有可以想象到的工作類型......從修建高速公路到滅鼠;從建造體育場到鳥類標本;從改善飛機起降場到製作盲文書籍;從建造超過一百萬個如今聞名遐邇的廁所到演奏世界上最偉大的交響樂,”社會工作教育家兼管理員唐納德·S·霍華德 (Donald S. Howard) 寫道,他曾於 1934 年至 1936 年擔任科羅拉多州緊急救濟管理局和公共事業振興署的研究與統計主任。
根據《WPA項目最終報告》,WPA提供的就業機會中,工程和建築類崗位最多,佔75%。這些項目的參與者負責修建新學校、醫院、道路、雨水渠、污水管道、橋樑、機場、道路等。
該計劃的成就包括新建或改建了 650,000 英里的道路、新建或改建了 8,000 個公園、新建了 16,000 英里的供水管道、生產了 3.82 億件服裝以及提供了 12 億份學校午餐。
儘管撥款少得多,但聯邦一號項目(Federal Project Number One)也經常在討論公共事業振興署(WPA)時被提及。該項目爲藝術家、音樂家、演員和作家提供了就業機會。羅斯福相信,在大蕭條的艱難時期,藝術家可以爲民衆帶來娛樂和啓發,並利用他們的服務來幫助實現這一使命,激發國家的創造力。
WPA 遺產
儘管公共事業振興署並非沒有爭議,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因幫助美國渡過大蕭條並重回經濟繁榮而受到讚譽。該項目還在其他方面留下了印記,爲我們帶來了各種設計精妙的公共建築和繁榮的藝術景象。
“WPA”這幾個字母刻在美國的許多地標建築上,包括胡佛水壩、華盛頓特區國會圖書館的約翰·亞當斯大樓、舊金山鑄幣廠、聖安東尼奧的河濱步道和聖路易斯的傑斐遜國家擴張紀念碑。
與此同時,WPA 的各種藝術項目爲國家藝術基金會和國家人文基金會的成立鋪平了道路,並向世界介紹了納爾遜·阿爾格倫、索爾·貝婁、阿倫·道格拉斯、沃克·埃文斯、多蘿西婭·蘭格、雅各布·勞倫斯和理查德·賴特等知名藝術家。
一些人還認爲,公共事業振興署(WPA)有助於消除或至少減輕不平等現象。儘管該項目並非完全沒有歧視,但它在提高非裔美國人和女性勞動力數量方面所做的總體努力,在美國曆史上的那個特定時期,標誌着巨大的進步。據報道,在WPA短暫的生命週期內,非裔美國人和女性約佔WPA勞動力總數的30%。
對公共事業振興署的批評
公共事業振興署並非人人都喜歡。羅斯福的共和黨對手們普遍抱怨,該署的設立是爲了在1936年連任週期前收買選票,只不過是福利金的延伸。針對後一種指責,公共事業振興署首任署長哈里·霍普金斯反駁道:“給一個人救濟金,你拯救了他的身體,卻摧毀了他的精神。給他一份工作,你拯救了他的身體和精神。”
該項目的成本管理也受到質疑。據報道,公共事業振興署的建設項目成本可能比私營部門高出三到四倍,這導致反對者認爲這些項目效率低下,浪費納稅人的錢。藝術項目的支出尤其受到抨擊,批評者認爲這些項目毫無意義。
另一個爭論點是工資。工會抗議稱,WPA員工的工資遠低於私營部門的員工,據報道其平均月薪僅爲41.57美元。
什麼是公共事業振興署 (WPA)?爲什麼要設立它?
公共事業振興署 (WPA) 是一項開創性的就業計劃,旨在爲失業的美國人提供工作和收入,因爲當時許多人“靠救濟金生活”並且難以維持生計。
公共事業振興署創造了哪些類型的工作機會?
公共事業振興署(WPA)項目中的大部分工作崗位都與國家基礎設施和建築的建設和維護有關。然而,也創造了其他職位空缺,幾乎涵蓋了所有可以想象到的服務領域,從滅鼠到音樂、書籍和視覺藝術的製作。
WPA 爲何終止?
到 1943 年,失業不再是該國的問題,主要是因爲許多人要麼應徵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要麼在國內以其他方式爲擊敗敵人做出貢獻。
WPA 有哪些缺點?
人們深切緬懷公共事業振興署(WPA),因爲它幫助美國經濟擺脫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留下了一些獨特的地標建築,也爲藝術注入了活力。然而,它並非完美無缺。該項目運營成本高昂,成本效益不高,而且參與者的報酬也並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