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時還聽到諸如避險品種和風險資產這樣的詞彙,所以我們需要把這四個資金“池子”做一個分類。首先我們講一下什麼是避險資產。避險資產就是你持有這個品種而不用承擔什麼風險,基本可以確保本金安全無虞,你是用它來避險的。買入以後也許你賺不到什麼錢,但是你肯定不會虧,我們叫保本收益,你肯定不會虧,這種叫避險。那麼黃金是不是避險品種呢?從全球公認的角度而言,排在前三位的避險品種依次是黃金、美國國債和美元。雖然美聯儲各屆主席在公開場合均否認黃金是貨幣,但是爲什麼他們的地下倉庠裏儲備的是黃金而不是其他的東西,例如鑽石?但是如果我們再換個角度,先不從學術的角度來討論黃金是避險資產還是風險資產。打個比方,現在外面兵荒馬亂,有兩個人出門,一個身上帶着黃金,一個身上啥也沒帶,你說,外面那些人會打劫誰?那個時候黃金是給你帶來了風險還是讓你更安全?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那個特定的時候黃金是風險品種,因爲當然要打劫帶黃金的人。但話說回來,真的到了兵荒馬亂的時候,可能還是黃金比紙幣更管用一些。再舉個例子,如果我們把錢存在銀行,存了一年的定期,現在一年期的定存利息是3.25%,就是存進100元的一年定期,到年底會拿到103.25元,這個3.25元就是固定收益,我們可以把這種定存視爲避險的投資。至於說這個利率是不是太低了,沒有跑過通脹,我們先不去管它。這種絕對可以保本的收益,不但不會把本錢虧掉,而且還會有收益。
上面說的這四個資金“池子"裏面,避險的是兩個,一個是國債,你只要持有債券就會獲得比較穩定的收益,國債的利率有可能會高過定存的利息。如果有新的場外資金流入國債市場,我們會看到國債價格的上漲。另外還有一個避險的是美元,雖然說美元一直在貶值,但美元還是一個避險的品種,尤其碰到經濟危機的時候,市場還是傾向於持有美元,畢競它還是全球結算貨幣,是硬通貨。所以避險品種有兩個,一個是國債,一個是美元。除了這兩個以外資金池裏的其他品種都是風險資產。也有市場人士認爲日元是避險資產,但如果日元和美元放在一起比較,從避險的角度而言可能還是選擇美元的多。這裏我們用美國十年期的國債$UST作爲一個代表來分析。而美元,我們用美元指數$USD。圖1-2顯示,如果我們發現國債價格在上漲,一般而言這個時候市場在避險而不是追逐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