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非股市)集合投資渠道
(I)創業投資和PE投資
根據清科統計,在金融危機餘波未了的2009年,共有105 只人民幣基金成功募集122. 95億美元(約合839. 38億元人民幣)。根據《2010年第二季度中國vc/pe 投資市場募資統計分析報告》數據;2009年3季度~2010年2季度之四個季度完成的創業投資及私募股權投資總募集資金量合計約爲175億美元,以6.8的匯率計算折擊 合人民幣1190億元,約佔中國30萬億GDP的0.4%。集合型的私募股權融資雖然目前規模較小,對股市資金尚不能構成實質性影響,但發展勢頭迅猛,是股市資金潛在的競爭對手。
從中國創業板退出的角度看全部創業投資(集合與非集合)的發展前景:如果按照國家計劃的3年1000家的話,一年就是330家.如果按照2009年所發行的28家創業板公司平均水平,每家募集5億元的話,一年是1650億元,佔中國30萬億GDP的0.55%。創業板上市之後的暴利帶動大規模上市前創業投資,如果按照1:10的帶動比例計算,能帶動佔GDP的5.5%規模的創業企業投資熱情,將構成股市資金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2)產業投資基金
(3)產權交易所
(4)新三板
這些集合型權益投資渠道都處在發展的初期,目前都尚不足對股市資金構成威脅,但是這些渠道規模發展迅速,空間巨大。
權益類投資不適合用作對抗通脹的保值投資
權益類資產與商品投資的區別:權益類資產的整體價值在於持續獲取利潤的能力,應以未來利潤的角度去評估其價值。投資權益類資產的目的永遠是爲了獲取更高的回報,而絕對不能是爲了保值,實際上在通脹高企時期,企業利潤往往受到嚴重影響,股價下跌的概率高於上漲的概率。
以重置成本和變現價值的方式去思考和計算其價值毫無意義。因爲整體來說,如果企業的盈利能力強且未來持續性好,那麼根本就難以重置,如果易於重置,說明進人門檻不高,那就難以有很好的未來成長性。
企業真正的價值是什麼,是一種資源的整合方式,在混亂的環境下,談不上有價值的資源整合方式。企業總是生存在當下的,如果兩三年不盈利,絕大部分企業都是福要調整經營策略的,外部環境發生巨大變化,有效的資源整合方式也要變,這也就是40說一旦企業假設中的經營環境發生變化,上市公司的淨資產所代表的“沉沒成本”很可能在瞬間極度貶值。
至於變現價值,企業一旦到了要變現的地步,各種關係要處理,最終很難剩下什麼錢了。
商品投資
商品投資最大的吸引力是“防範通脹”,通脹預期越強,商品投資吸引力越大。商晶投資主要渠道有:
(1)商品期貨。目前我國商品期貨的保證金僅停留在千億的量級上,不過後續發展空間很大。
(2)庫存。中國上規模的企業總資產保守估計在50萬億元以上,國家淘汰落後產能將擠出一部分資金,但規模不大;目前我國CPI/PPI處於長上升週期,企業庫存有可能大幅增加,企業總庫存若以15萬億元計算,增加10%就是1. 5萬億元,這一項將佔用較大資金。
跨境資金流動
決定跨境資金流動方向和規模的主要是貿易順差(或逆差)和預期匯率波動。目前關於熱錢跨境流動難以找到準確的計算方法,但是,專業金融機構的有關計算可以讓我們從量級方 面感受熱錢的規模,以供參考 。
2010年4月2日國信證券研究報告:根據殘差法計算出來的2005~2009年熱錢2流人規模,分別爲650億、1086億、547億、1846億、797億美元,而按照我們的測算方法,2005~2009年通過轉移定價等方式隱藏在貿易渠道中流人的熱錢規模分別達434億、1150 億.2011億、1 922億.322億美元,從而熱錢流人總規模分別達1 084億.2 236億.2 558億、3 768億、1 120億美元。
我國自1995年以來的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走勢圖,可以由此感受到跨境資金流動的規模和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