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4日,星期二,在全球經濟分化與政策調整交織的背景下,美國市場正聚焦於消費趨勢、貿易失衡及技術變革對就業生態的潛在影響。
消費企業季報揭示K型經濟分化:高收入支出強勁,低收入消費收縮
根據CNBC報道,美國消費企業第三季度財報顯示,高收入人羣的消費支出保持韌性,而低收入羣體則顯著削減開支,凸顯在持續通脹與不均衡需求環境中經濟分化的加劇。這種K型復甦模式反映出收入不平等對整體消費動力的侵蝕,可能迫使零售商調整產品策略以應對多元化的市場結構。
民調:47%美國人視貿易赤字爲經濟緊急狀況
路透社最新民意調查指出,47%的美國民衆將鉅額貿易赤字視爲經濟緊急狀況,這一比例凸顯公衆對貿易失衡的擔憂情緒。儘管經濟學家對赤字實際影響的評估存在分歧,但民意的集中傾向可能催化未來貿易政策辯論,進而影響跨國企業的供應鏈佈局決策。
電動汽車銷售暴跌:稅收抵免終結致福特、現代、起亞銷量驟降80%
CNBC數據顯示,隨着美國聯邦稅收抵免政策結束,福特、現代和起亞10月電動汽車銷量遭遇斷崖式下跌,部分車型降幅高達80%。這一政策依賴性暴露出行業對補貼的高度敏感,短期銷量滑坡可能延緩汽車製造商的電動化轉型進程,但長期技術成本下降或成爲新的驅動因素。
美國政府將撥付46.5億美元應急資金部分覆蓋SNAP福利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美國政府計劃在 shutdown 期間動用46.5億美元應急資金支付約半數11月SNAP福利,但資金髮放可能面臨顯著延遲。此舉旨在緩解社會福利中斷對低收入家庭的衝擊,然而執行效率的不足可能削弱政策效果,並加劇受助羣體的短期財務壓力。
高盛CEO所羅門:AI顛覆可被經濟彈性吸收,類比工業革命
CNN專訪中,高盛集團CEO大衛·所羅門表示,人工智能雖會造成崗位顛覆,但美國經濟的靈活性足以吸納就業轉移,其影響堪比歷史上工業革命的技術迭代。這一論述淡化了AI失業恐懼,強調勞動力市場通過再培訓與產業升級實現適應的可能性,爲投資者提供結構性變革中的參考框架。
本週經濟事件前瞻:ISM服務PMI與密歇根消費者信心指數成焦點
根據經濟日曆,週三發佈的ISM服務業PMI與週五公佈的密歇根消費者信心指數初步值將成爲市場觀測美國經濟活力的關鍵指標。服務行業活動強度與消費者情緒變化將直接影響對未來貨幣政策路徑的預期,尤其在當前缺乏催化劑的震盪市中提供方向性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