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備公司第二步——篩選企業的長線成長因素
篩選企業的長線成長因素包括兩大方向:一個是巴菲特的護城河,意指企業抵禦競爭對手對其攻擊的可持續競爭優勢;另一個是競爭性行業中優秀的經營管理團隊。
尋找中長線牛股
發揚光大巴菲特的護城河
巴菲特的護城河——壁壘
巴菲特的護城河是指企業抵禦競爭對手對其攻擊的可持續競爭優勢。我們亦可以稱之爲壁壘。
具有技術壁壘優勢、市場與品牌壁壘優勢、政策壁壘優勢,資源壁壘或生產能力的形成周期較長,總之具備至少中短期內他人難以複製的優勢,統稱爲壁壘優勢。
壁壘的存在體現爲較強的議價能力或者較低的生產成本,最終體現爲財務上較高的淨資產收益率。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張維迎教授曾經就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做過非常精闢的描述:核心競爭力建立在企業資源有效整合的基礎之上,這些有形、無形的資源麻要變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必須具有以下五個特點:一是“偷不去”,即不可模仿性。由於產品與工藝不同,很難被人模仿。 如果很容易被模仿,企業就沒有競爭力。二是“買不來”,即不可交易性。這種資源如果能在市場上買到,就不能構成核心競爭力。三是“拆不開”,即資源的互補性。如果企業資源很容易拆開,同樣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一流企業是用三流的人千二流的事,賺一流的錢;三流企業則是用一流的人千二流的事,賺三流的錢。企業更能賺錢,是因爲其組織制度是一個互補性的平臺,雖然每個人都是一 ,但兩個人加起來一定要是三或四。四是“帶不走”,即資源的企業歸屬性。企業的資源應該是屬於企業而不是某個個人的,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企業的客戶可以被輕易帶走,這個企業肯定缺乏競爭力。五是“溜不掉”,即資源的延續性。企業的核心資源需要不斷開發,不能今天還稱之爲競爭優勢,到明天就失去了。
在實際商戰中,任何壁壘都是有時間期限的,無限期獨佔是極爲罕見的,短期的獨佔就已經能夠爲企業帶來豐厚的經營利潤,就能夠爲投資者帶來豐厚的投資回報了。所以,作爲證券投資實戰人士,我們着眼於中短期內他人難以複製的優勢,強調了中短期這個時間因素並希望能夠儘量在量化等級上預估壁壘價值,目的爲投資機會尋找線索,張教授着眼於企業的長遠發展和核心價值,是我們上文所述壁壘優勢的理想境界,但張教授對核心競爭力所述的五個特點對於我們尋找和判所壁壘優勢企業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公司作爲資源(包括人、財、物等)的整合平臺,資源整合的複雜性越強,可能的壁壘也越強,而單一的技術優勢則很容易失去。在現實投資分析中,一些意義不大的壁壘優勢經常被券商研究員高估,從而高估了上市公司的成長速度。如證通電子、九陽新疆衆和等公司,所謂的壁壘在行業競爭面前顯得軟弱無力,公司毛利F降迅速。這點我們將在後文“避開沒有意義的壁壘中敘述”。
複雜的公司重建的難度大、壁壘高,能夠完成複雜工藝整合、複雜技術整合、複雜組織協作整合、複雜業務流程組織、複雜企業文化和制度整合的企業往往是壁壘高的理想投資目標,但是對其經營管理效果的判斷標準必須要簡單,也就是說要尋找能做好因複雜而難以做好的產品或服務的上市公司,而我們自己的裁判角色要容易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