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巴菲特模式中最難複製的是什麼?這是在結束本篇時,我想討論的最後一個問題。我在《價值投資被忽略的關鍵點》一文中提過,成功的價值投資四要素是理念、方法、人性與機制,四者缺一不可。成功的理念、方法可以通過學習研究獲得,成功的人性是建立在成功的理念和方法之上的修煉。即便投資者具備了前三個要素,如果沒有一個成功的機制,那麼價值投資也不可能成功。
成功的價值投資需要一個成功的資金機制。成功的資金機制休現爲“非壓力資金原則”,而非壓力資金則能增強投資者執行“波動容忍度原則”,這是確保價值投資的關鍵所在。
巴菲特主導的伯克希爾是世界四大再保險公司之一,擁有龐大的保險浮存金,其是巴菲特主要的資金支撐。而保險浮存金對巴菲特而言是一個零成本的非壓力資金,這是巴菲特從事價值投資最重要的資金保障,也是巴菲特如此熱衷收購保險業的垂要因素。
價值投資最重要的是長期的持股能力,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具備對抗或承受大幅市場波動的能力。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資金機制,即使價值投資者具有堅定的信念、優秀的方法、完美的人性,但由於無法承受市場反向波動導致的資金壓力,最終將被迫虧損出局,倒在黎明前的黑暗裏。巴菲特說:‘’如果這隻股票值得持有,即使下跌50%也不會賣出止損。”這就是完美而強大的資金機制給巴菲特帶來的“底氣”,也是其價值投資成功的最屯要的保證。而那些運用壓力資金代客理財機構或者基金公司是無法具備巴非特那樣的“底氣”的。也正是由於資金機制的問題,使得市場長久以來上演着衆多的價值投資型墓金和理財機構清盤的悲劇。
巴非特永遠不會選擇做篆金或其他代客理財方式,因爲壓力資金最終會葬送他的成功和美名。爲此,利用保險業作爲平臺和支撐,是巴菲特超凡和智慧之處,也是其最難被複制的強大之處。
或許巴菲特永遠不必走下神壇,因爲他從來也沒有上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