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山東藥玻中性硼硅玻璃——必然的趨勢和的等待
很久以來,出於安全的原因,除了中國之外,世界其他各國都禁用了7. 0低硼硅玻璃容器用於醫藥產品的包裝。所以,作爲醫藥包材,由中性硼硅玻璃全面替代低硼硅玻璃早已是公認的大勢所趨。
2005年山東藥玻在國內率先研製成功中性硼硅藥用玻璃,並通過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國家醫藥包裝協會的鑑定,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獲得生產許可證,並已經生產出合格的生物製劑模製瓶和生物製劑管制瓶。公司號稱是國際上第五家、國內唯一一家掌握1類玻璃生產技術的企業。這使山東藥玻擁有巨大的想象空間。
5年過去了,從山東藥玻歷年的年報中,卻鮮見I類玻璃所帶來的利潤。山東藥玻的股價也走得頗爲疲弱,由於對過程週期的低估,看好山東藥玻I類玻璃項目的長線資金數年來投資效率低下。
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
1.藥用玻璃升級依賴於政策推動,這使其在時間上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低硼硅玻璃的淘汰是I類玻璃大範圍應用的主要推動因素,但國家藥監部門認爲:“幾十年的實踐證明,7.0低硼硅玻璃能保證一般藥品的質量和使用,至今也並沒有因玻璃材質而引起的重大藥品安全事故,短期內全面淘汰低硼硅玻璃是不現實的。”可以看到,儘管藥用玻璃升級是大勢所趨,但在並沒有嚴重問題出現的情況下,中國藥監部門“很舒服”,既沒有動力也沒有壓力做出任何改變。
千萬不要小看這一點,歷史證明,未來只要長期不出現嚴重問題,推動藥用玻璃升級的政策就很有可能長期的.十年、二十年不出臺。
聯想中國的B股市場,不正是這樣嗎?從2000年開始,消滅B股的呼聲就此起彼伏,消滅B股的各種提案也紛紛出籠,消滅B股似乎已成定局,僅存時間問題而已。然而,管理層認爲“B股問題充其量也不過是內地資本市場疥癬之疾,至少並非迫切需要醫治。”緊迫性的不足使B股市場問題一拖再拖,十年過去了,深套B股之中的投資者似乎越來越看不到希望了。
藥用玻璃升級和B股市場問題給予我們深刻的教訓,對於需要政策推動的投資機會,一定要慎之又慎,正如本書前文所述,在沒有誘人的動力和生死存亡的壓力存在的情況下,改變很難發生,原有落後政策的持續性很可能遠遠地超出我們的預期!
2. I類玻璃是山東藥玻2007年定向增發項目。針對該產品市場需求大但公司生產成品率遲遲不能達到盈虧平衡點,董事長柴文坦育,該產品包括針帽、注射針、玻璃套筒、針管、活塞、推杆等四、五個部件,目前,公司已獲得其核心部件的註冊,可向市場銷轡,但其他部件尚需一個個註冊審批,在未獲得該產品全套部件註冊審批之前,難以整套向市場銷售,而客戶一般都希望買到整套產品,因此該產品近年未能給公司帶來多大收益。
這點同前文所述的華海藥業一樣,醫藥和醫療產品由於層層審批,事事註冊,新業務往往進展很慢。但也正是這個原因,-且業務進人正軌,相對於潛在的競爭者則擊擁有了“時間壁壘”優勞,可以保證在一個較長的時間段內獲取穩鍵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