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心得
●深人調研配合正確的投資方法能夠給我們帶來豐厚的投資回報,無論怎麼計算,在調研上的投入都是極爲值得的,做投資千萬不要吝惜信息費、電話費和車油費。
●系統化研究非常重要。不要癡迷和死盯着一 家公司的經營細節,要將目標公司和競爭對手進行廣泛比較。競爭能力都是比出來的.公司價值也是比出來的。例如,一家公司宣稱自己有多少新藥品種,不要激動,去醫藥監督管理局廣泛搜索一下,看和其他公司相比它的行業地位如何。
●在公司調研中,我們發現,企業高層普遍喜歡吹牛,前途一片光明和美好;而底層員工,往往過多地關注企業的黑暗面,腦子裏全是諸如“公司待遇太差,人員流動頻繁,缺乏激勵制度”等;相比較而言,中層幹部是較好的調研對象。
●兼聽則明——立體調研。任何對企業未來判斷的信息來源,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即便是董事長也難以對公司明年的經營形勢做出完全正確的預測,只有更多的片:段才能串聯起未來的發展圖景,只有更多的信息渠道,才能彌補信息固有的偏向性,才能使決策者更加客觀。因此,投資者一定要多渠道、多方式、多側面獲取公司信息, :切忌過分依賴一兩種信息來源。
舉例來說,目前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投研人員,上市公司調研基本上是去公司現場看看,和董祕談談,或者一羣人過去搞會議調研。這種調研模式,不僅成本高,而且正中上市公司的馬其諾防線,瞭解到的東西都是上市公司希望透露出來的,對公司真實狀況難以有效掌握。對於我們重倉、擬重倉的中長線品種,一定要將調研深人下去,一方面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與公司高管建立聯繫,另一方面直接聯絡到上市公司銷售一線或其他重要崗位的人員 ,建立和保持密切的聯繫,在合法的前提下,較早獲取公司有關信息,與其他信息相互印證並結合行業經驗做出投資判斷。
●千萬不要拿宣傳性的數據作爲投資判斷依據。宣傳資料誇大很厲害,統計口徑很不規範。
●調研上市公司,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尋找行業及企業相關的某些“快速變化因素”,高度關注其從量變到質變轉變對企業利潤的影響!這種研究是投資戰機的主要來源之一。
●公司的財務數據較爲滯後,調研第一重要的是客戶心理和銷售前線的戰況。這些資料前瞻性高,無論是據此以判斷中短期行業景氣程度來把握行業型投資機會,還是預判行業危機中不同公司的不同表現來把握行業洗牌型投資機會都頗爲有效。
●人們在把握趨勢方面最常犯的另一個錯誤則是輕信市場調查。市場調查可以有效地評價過去,卻不能正確地評價新思想、新概念,從而導致市場調查常常得出錯誤的結論,因爲任何人都不可能有一個評價未來的參照系。市場調查常常以貌似科學嚴謹的數據和方法得出錯誤的結論,從而引人誤入歧途。
施樂公司在開發普通紙複印機之前進行的市場調研所得出的結論是,當人們可以花1.5美分得到一張熱敏傳真紙複印件時,沒有人願意花費5美分進行一次普通紙複印。施樂公司沒有理睬這一市場調查結論,否則,施樂和世界複印機的歷史就要改寫,人類使用複印機的時間不知道要推遲多少年。
市場調查是以假設爲前提的,它不可能使被調查對象處於未來市場營銷的環境之中。而在營銷之前和在營銷之後,消費者對同一問題的答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例如,在腦白金上市之前,你若去做市場調查,問消費者願不願意買腦白金去送禮,十個被訪對象中有十個的回答是否定的,但在鋪天蓋地的腦白金市場營銷活動開展起來之後,尤其是送禮廣告播出之後,腦白金在某年春節的一週之內就賣出了7個億,這其中絕大部分是買去送禮的,與前期市場調查的結果大相徑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