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 11 日:與Qubic關聯的礦池在Monero的某些操作窗口內超過了臨界閾值,達到了122 個區塊中的 63 個,並導致最多 6 個區塊的重組(reorg) 。
事件發生後,包括Kraken在內的一些交易所已謹慎地暫停了XMR的存款,而社區則加速了向P2Pool 的遷移。
有關媒體上事件的詳細信息和技術背景,另請參閱新聞重建和有關自私挖礦現象的文獻:關於該主題的學術參考研究Eyal & Sirer (2014) 。
根據我們的鏈上監視器和公共儀表板(例如xmrchain和MoneroBlocks )收集的數據,在關鍵窗口中,該池的哈希率份額達到了 122 個區塊窗口計算出的 51.6%。
我們已驗證數十個孤立塊和多達 6 個區塊的多次重組;這些指標表明,算力分配的壓力集中在非連續區間,而非連續區間。數據更新於 2025 年 8 月 27 日。
簡要回顧一下
- 超過 51% 的閾值:在某些操作窗口內,Qubic 池集中了大部分哈希率併發布了私有鏈,這對主網絡造成了損害。
- 深度重組:最多替換6 個區塊,留下數十個孤立區塊(陳舊區塊)。
- 直接影響:各交易所的 XMR 存款暫停或放緩,並增加確認要求。
- 經濟動態:通過回購和銷燬 QUBIC 的外部激勵已將相當一部分哈希算力引導至門羅幣。
- 溢出風險:Qubic 社區已經表示有意在後續階段重點關注狗狗幣- 這是一個 PoW 網絡,根據最新的市場數據,截至 2025 年 8 月 27 日,其市值約爲350 億美元。
Qubic 是誰?它的激勵機制爲何改變了哈希率
Qubic 是由Sergey Ivancheglo創立的Layer-1鏈,他因其在 IOTA 生態系統中的作用而聞名。該項目採用有用工作量證明 (POW ),除了傳統的 PoW 之外,還將算力引導至“有用”的任務,例如處理人工智能算法。
重點在於經濟模型:Qubic 通過回購銷燬機制,激勵第三方網絡挖礦。實踐中:
- 礦工在門羅幣上提取XMR並獲得通常的獎勵。
- XMR中的獎勵將在市場上兌換爲USDT 。
- 利用這些資金,可以購買代幣QUBIC ,這些代幣一部分會被燒燬,一部分會作爲獎金重新分配。
其結果是雙重的:一方面,它對 QUBIC 代幣產生了通貨緊縮壓力;另一方面,它爲池參與者提供了可能高於直接在 Monero 上挖礦所獲得的預期回報。
毫不奇怪,最近許多CPU 礦工都將算力重點放在了 Qubic 礦池上。必須指出的是,網絡的響應也同步進行。
升級時間順序
基本時間表
- 2023 年 5 月:Qubic 礦池對門羅幣挖礦的貢獻很小,低於 2%。
- 2025 年 7 月底:礦池份額超過 25%,礦池格局中的主要參與者份額達到峯值。
- 2025 年 8 月 11 日:Qubic 宣稱其運營窗口擁有超過 51% 的哈希率,採用自私挖礦實踐;在 122 個區塊的窗口中,該礦池產生了 63 個區塊。
關鍵數字
- 在關鍵窗口中生成了63/122 個塊(約 51.6%)。
- 將最多 6 個區塊重組爲單獨事件,從而形成孤立區塊。
- 在特定時間窗口內,單個池中的哈希率高度集中。
51%攻擊的工作原理
簡單來說,自私挖礦
通過控制超過51% 的哈希率,參與者可以通過構建私有鏈來阻止新發現的區塊。當情況有利時,私有鏈會被髮布,並且比公有鏈更長,從而觸發對最新確認的重新排序。
這樣一來,某些交易可能會被排除(審查),或者出現雙重支付的嘗試。在這種情況下,信息的發佈時機和策略至關重要。
審查和中心化:風險
- 選擇性審查:某些付款或交易可能會被故意省略。
- 確認速度較慢:爲了應對攻擊,交易所增加了處理交易所需的確認次數。
- 結構脆弱性:少數礦池中哈希算力高度集中會降低網絡的整體彈性。
對用戶、商家和交易所的實際影響
- 雙重支付:已經確認的交易可以在重組後被“重寫”。
- 陳舊區塊:孤立區塊的增加導致內存池中待處理交易的積累。
- 暫停或延遲存款:爲了應對此次攻擊,一些平臺(經Kraken證實)已暫時暫停 XMR 存款。
Qubic 團隊承認使用了自私挖礦技術和操作窗口,導致其礦池持有超過 51% 的算力。此事促使運營商和基礎設施收緊了風險政策。值得關注的是,這些措施的實施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爲什麼回購和銷燬會帶來不同
- 價格和敘事:代幣的購買和銷燬操作創造了一種稀缺性的敘事,能夠影響代幣的市場價值。
- 預期收益:在獎金和QUBIC的潛在升值之間,礦池參與者的收益可以超過原生挖礦的收益。
- 網絡效應:更多礦工的加入增加了礦池內生產區塊的概率,從而促進了激勵循環。
本質上,結構良好的外部經濟激勵機制可能會影響第三方 PoW 網絡的安全性,從而打開漏洞之窗,而無需攻擊者投資專用於該特定網絡的硬件。需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網絡的反應方式都相同。
社區反應和監管辯論
門羅幣社區已在多個方面取得進展。一方面,爲了加強算力的分配,越來越多的人轉向P2Pool等去中心化挖礦解決方案;另一方面,社區也採取了“因地制宜”的措施,例如提高交易所所需的確認數量,並就可能的共識緩解措施展開討論。一些開發者重申,深度重組並不意味着對算力的永久控制,而只是一段時期的主導地位。
還有未經證實的估計表明,維持全面和長期的控制將需要每天數千萬美元的投資,這一點在風險分析層面進行了討論。
因此,持續攻擊的經濟可持續性仍然是一個爭論的主題,並且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市場動態、交易所的流動性以及激勵代幣的轉換成本。
與此同時,這一事件重新引發了有關隱私幣和礦池日益集中化的監管爭論,引發了對更高運營透明度的要求,在某些圈子裏,還引發了旨在促進更廣泛哈希率分配的改革的要求。
狗狗幣備受關注:跨鏈傳染的風險
Qubic 社區已表示有意將精力投入到狗狗幣 (Dogecoin)中,這是一個 PoW 網絡,根據CoinMarketCap報告的數據,截至 2025 年 8 月 27 日,其資本總額已超過 350 億美元。
如果“回購銷燬”的模式和算力的集中度被複制,即使是採用合併挖礦或合併礦池結構的網絡也可能面臨類似的壓力。這向市場傳遞的信息很明確:代幣激勵可以成爲影響整個區塊鏈的經濟工具。
PoW 網絡的現實對策
- 去中心化礦池:鼓勵並採用P2Pool等解決方案來降低單點集中的風險。
- 共識參數:評估共識參數的臨時調整,以抑制來自外部來源的機會主義哈希率。
- 風險政策:增加特別敏感交易的確認,並促進交易所、礦池和開發商之間的協調。
- 鏈上監控:實施警報系統來觀察哈希率的分佈、任何重組以及陳舊塊的異常率; xmrchain等公共儀表板協助協作監控。
爲什麼這個故事很重要
Qubic–Monero 案例表明,PoW 區塊鏈的安全性不僅取決於硬件,還取決於經濟激勵和池治理。
這是一種視角的轉變,即“鏈下”報酬模型可以在某些窗口期允許對第三方網絡進行運營控制。即便如此,社區的響應能力仍然是決定性因素。
編者注:部分技術細節(例如具體的重組日誌和 Qubic 團隊的完整官方聲明)需要進一步的參考。我們已提供儀表盤和公開資源的鏈接;如有其他更新,我們將盡快整合。數據更新截至 2025 年 8 月 27 日。
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