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中央銀行?
每個國家或地區都有一箇中央機構,負責監督其經濟和貨幣政策,並確保金融體系保持穩定。這個機構被稱爲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不同,這些機構並非市場化機構,也缺乏競爭性。
許多央行都關注通貨膨脹,即商品和服務價格的變動。它們使通貨膨脹與利率保持一致。例如,當通貨膨脹超過央行目標時,央行會提高利率以減緩經濟增長。相反,當通貨膨脹低於央行目標時,央行會降低利率以刺激經濟增長。
世界上大多數中央銀行都是獨立的,對聯邦政府負責,因此也對普通民衆負責。本文探討了世界上幾家最具影響力的中央銀行,以及它們的職責和結構。
重點
- 中央銀行負責經濟和貨幣政策,並確保金融體系的穩健。
- 這些機構設定利率並控制一個國家的貨幣供應量。
- 美聯儲是世界上最強大的中央銀行之一。
- 歐洲中央銀行負責監督歐元區的政策。
- 其他著名的中央銀行包括英格蘭銀行、日本銀行、瑞士國家銀行、加拿大銀行以及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儲備銀行。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美聯儲)
美聯儲(Fed)是美國的中央銀行,通常簡稱爲美聯儲。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中央銀行。由於全球約90%的貨幣交易都使用美元,美聯儲的影響力對多種貨幣的估值有着深遠的影響。
美聯儲負責確保美國經濟有效運行,同時兼顧公衆的最大利益。它通過履行五項關鍵職能來實現這一目標:促進貨幣政策、金融穩定、個體金融機構的穩健性、支付和結算系統的安全以及消費者保護。
美聯儲由三個不同的部門組成:
- 美聯儲理事會:該機構獨立於美國政府運作,但直接向國會報告,國會負責監督美聯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
- 聯邦儲備銀行:該組織由12家監管美國各地的地區性銀行組成。這些銀行分別位於波士頓、紐約、費城、克利夫蘭、里士滿、亞特蘭大、芝加哥、聖路易斯、明尼阿波利斯、堪薩斯城、達拉斯和舊金山。
-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該委員會也被稱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由 12 位儲備銀行行長組成。FOMC 主席是美聯儲委員會的主席。
歐洲中央銀行(ECB)
歐洲中央銀行(ECB)成立於1999年。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是負責決定貨幣政策變化的機構。該委員會由歐洲央行執行委員會的六名成員以及歐元區19個國家的央行行長組成。
作爲一家央行,歐洲央行不喜歡意外。每當其計劃調整利率時,通常都會通過向媒體發佈聲明,向市場發出預警,告知即將採取的行動。
歐洲央行的職責是保持物價穩定,確保經濟增長可持續。與美聯儲不同,歐洲央行致力於將消費者價格指數的年增長率維持在2%以下。作爲一個出口依賴型經濟體,歐洲央行也希望防止本幣過度升值,因爲這會對其出口市場構成風險。
歐洲央行理事會每兩週召開一次會議,但政策決策通常在會上做出,並會舉行新聞發佈會。此類會議每年舉行11次。
英格蘭銀行(BOE)
英格蘭銀行(BOE)是公有制銀行,這意味着它通過議會向英國人民彙報。該銀行成立於1694年,常被譽爲世界上最高效的中央銀行之一。其使命是維護貨幣和金融體系的穩定。爲此,英格蘭銀行的通脹目標爲2%。如果物價超過該水平,英格蘭銀行將設法抑制通脹;而如果物價遠低於2%,英格蘭銀行將採取措施刺激通脹。
英國央行還確保:
該銀行的貨幣政策委員會由九名成員組成,包括一名行長、三名副行長、一名首席經濟學家和四名外部專家。該銀行的貨幣政策委員會每年召開八次會議,宣佈其政策。
日本銀行(BOJ)
日本銀行(BOJ)於1882年正式成立。其使命是維持物價穩定並確保金融體系的穩定。因此,通貨膨脹是日本央行關注的首要問題。由於日本高度依賴出口,日本央行在防止本幣過度強勢方面比歐洲央行更加積極。
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委員會由行長、兩名副行長和其他六名成員組成。衆所周知,日本央行曾進入公開市場,通過賣出本幣兌美元和歐元,人爲地壓低本幣匯率。當日本央行對貨幣過度波動和強勢感到擔憂時,它也會非常直言不諱。該委員會每年召開八次會議。
瑞士國家銀行(SNB)
瑞士國家銀行是一家獨立銀行,負責制定國家貨幣政策。其主要目標是維持物價穩定,同時監督國家經濟狀況。該銀行在伯爾尼和蘇黎世設有兩個辦事處。
與日本和歐元區一樣,瑞士也高度依賴出口。這意味着瑞士央行不希望看到其貨幣過於強勢。因此,其加息傾向總體上更爲保守。
瑞士央行設有一個由三人組成的委員會,負責制定利率決策。與大多數其他央行不同,瑞士央行決定的是利率區間,而不是具體的目標利率。該委員會每季度召開一次會議,以確保央行履行其職責。
中央銀行對其國家政府負責並充當其貸款人。
加拿大銀行(BOC)
加拿大的中央銀行稱爲加拿大銀行。其職責是確保加拿大經濟和金融體系的穩定。其實現這一目標的方式如下:
- 制定貨幣政策
- 監督金融體系
- 維持加拿大貨幣的價值和供應
- 管理公共債務
央行的通脹目標設定在1%至3%之間,併力爭將其維持在2%左右。自1998年以來,央行一直將通脹率控制在這一區間內,效果顯著。
加拿大銀行內部的貨幣政策決策由管理委員會以協商一致的方式投票決定。管理委員會由銀行行長、高級副行長和四名副行長組成。執行委員會由管理委員會和首席運營官(COO)組成,負責起草銀行的戰略方向。
加拿大銀行理事會每年召開八次會議。
澳大利亞儲備銀行(RBA)
澳大利亞儲備銀行的職能由該國 1959 年儲備銀行法案規定。該銀行的職責是確保其貨幣穩定、維持充分就業以及澳大利亞人民的經濟繁榮和福利。
澳大利亞儲備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由央行行長、副行長、財務主管祕書和六名獨立成員組成。這些成員均由聯邦政府任命。
中央銀行的通脹目標是每年 2% 至 3%。該委員會每年召開 11 次會議,通常在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二舉行,一月份除外。
新西蘭儲備銀行(RBNZ)
新西蘭的經濟和貨幣政策由新西蘭儲備銀行(RBNZ)監管。該銀行還負責維持可持續的就業水平,並促進健全的金融體系。
新西蘭央行的通脹目標區間爲 1% 至 3%,自 2000 年以來一直如此。但其重點關注的是 1.5% 的中期目標,該目標於 2018 年底宣佈。如果未能實現這一中期目標,可能會導致新西蘭央行行長被解職。
與其他中央銀行不同,貨幣政策的決策權最終掌握在中央銀行行長手中。該銀行的委員會每年召開八次會議。
結論
以上列表涵蓋了世界上一些最具影響力的央行。儘管它們的目標、架構和會議時間表可能有所不同,但它們的職責總體上是相同的。即確保各國經濟繁榮,監管金融體系,並控制本國貨幣。這些央行經常攜手合作,以確保全球經濟保持穩定。